贵州,近些年为何一再出圈?
去年年底,贵州加入240小时过境免签“朋友圈”,为国际游客打开一扇新的文旅之窗。为承接这波政策红利,贵州迅速行动,发布《贵州省促进入境旅游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
事实证明,一整套“政策组合拳”成效显著。2025年前两月,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入境外国人近2500人,同比激增893%;全省接待入境过夜游客3.68万人次,同比增长92.3%。无数游人感叹:贵州是从“中国西南被忽视的秘境”向国际旅游新热点转型的生动范例。
据介绍,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旅游总花费、游客人均花费同比分别增长10.4%、13.3%、2.6%。以“黄小西吃晚饭”为代表的重点景区景点不断推陈出新,如安顺市的夜游黄果树、遵义市和黔东南州的低空旅游等。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看到贵州文旅、交旅、酒旅、体旅等融合业态不断涌现。“村超”“村BA”“村马”“村T”“路边音乐会”成为旅游新场景、贵州新IP。在荔波酷玩森林的悬崖边品尝咖啡、在贵阳清镇石龙洞的水溶洞中体验桨板运动、在安顺坝陵河大桥上挑战全球最高商业蹦极 —— 这些新潮玩法正成为年轻人的贵州旅游新选择。
这种体验式旅游让贵州频频出圈。今年又凭借电影《哪吒2》火爆出圈的贵阳越界电影城,开展了“爽爽贵阳花式宠粉”主题活动,推出一站式文旅体验,成为全国首个票房突破2000万的影院。
此外,当绝壁攀岩遇上苗族飞歌,当越野赛道串起千年侗寨,依托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多元文化,贵州正以“山地+”推动旅游业态创新,构建“可玩、可感、可传播”的山地旅游新场景。攀岩、桨板、探洞、滑翔伞等贵州山地特色各具魅力,再加上支支串飞、小车小团、苗乡侗寨“村火车”成为旅行新模式。
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石培华说:“贵州的文旅体活动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甚至‘传播者’,满足了新时代游客对感官刺激、具身体验和社交资本的多重需求”。
山河入卷处,步步皆新章。贵州正以不断创新的视角,让人领略最美的多彩贵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