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贵州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强化创新驱动,统筹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比较优势,精准选择和优化主导产业,不断加速推动传统产业焕新,主导产业能级提升。
在贵阳经开区的奇瑞商用车贵阳基地总装车间里,平均一小时就有一台新车下线。眼下,工人们正在赶制最新一批海外订单。经过多年坚持创新研发和沉淀,企业具备了电、氢等多种类新能源整车制造资质。
企业运营总监吴选平介绍,2025年一季度订单呈井喷状态,出口量直线上升,全年目标是完成1600辆,相比去年增长60%,产值预计达8亿元。
企业运营总监 吴选平
坚持发展壮大重点产业集群,贵阳经开区狠抓要素保障,全力主攻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两主一特”产业集群,2024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74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
贵阳经开区工信局副局长张宇表示,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做好项目谋划,力争在多方招商上实现大突破,取得新成效。
贵阳经开区工信局副局长 张宇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对标《贵州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各地全力打造大数据、新能源、特色新材料等具有国家竞争力、区域特色优势明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力争202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1.3万亿元。
就在前不久,5家来自深圳的光电企业,签约落地贵阳综合保税区。各家企业及项目重点围绕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光电模组、玻璃盖板、显示模组集成、保税维修检测等环节,串珠成链,抱团发展。
贵阳综保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朱快春告诉记者,将进一步完善产业园产业生态,形成全链条产业链,今年外贸进出口额预计完成40亿元,力争60亿元。
贵阳综保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朱快春
高新产业不断落子的同时,各地还基于自身资源优势,进行产业布局。在赤水市,又一家环保新材料企业即将投产。这家公司主要以竹为原料生产农用覆膜、购物袋、垃圾袋等生物降解产品。
贵州宸竹盛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文翔表示,公司第一期投资五千万,第二期预计2027年完成4.5亿元投资,建成150条生产线。生产以竹纤维为代表的纸箱箱包,十几种竹纤维全生物降解产品。
贵州宸竹盛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贾文翔
从全国最大竹产区这一资源优势出发,赤水市将竹产业链条从最基本的种、采、收,延伸到食品加工、新材料、文创、旅游等多个领域。培育各类涉竹企业近300家,产品涉及10多个系列500多种产品,2024年,实现竹产业总产值90亿元。
遵义赤水市竹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翁永学称,将会培育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竹业企业,改造建设一批资源培育产量高的竹林基地,宣传打造一批生态文化体验足的旅游场景,逐步构建起链条完整、三产融合的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遵义赤水市竹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翁永学
走进贵州赤天化桐梓化工有限公司智能车间,一块块煤炭经过七十二变,转化为甲醇、合成氨等基础材料,直接供应周边新能源电池材料企业。
公司副总经理聂疆博表示,今年下半年计划开启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后能耗将达行业先进水平,预计生产总值每年增加5.25亿元,利税增加1.33亿元,进一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贵州赤天化桐梓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聂疆博
以富矿精开为战略导向,坚持“煤化工—新能源材料”跨产业链协同布局,桐梓县通过链式招商,精准招引上下游企业,构建产业生态圈。
桐梓县工业能源和科学技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维雄向记者介绍,桐梓县将推动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今年力争实现资源精深加工产值突破70亿元。
桐梓县工业能源和科学技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王维雄
全力夯实工业这个经济顶梁柱,今年前两个月,贵州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9.9%,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
实习生张婷对本文亦有贡献
贵阳台 王宏尹 梁栋 何旭 蒋莎莎 王永鹏 王宏尹 梁栋 遵义台 向维忠 陈春江 桐梓融媒 王琨荣 万莲莲 赤水融媒 肖尧 肖汝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