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清 潘佳倩
2024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推进航发精铸贵安生产基地、中航重机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或许,对于发展航空航天的底气,贵州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已种下。
艰苦创业 书写最为朴实的“三线精神”
贵州航空航天工业什么时候最具规模、最具体系、最具影响力?那可能还得追溯到“三线”时期。
20世纪60年代,贵州因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被选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贵州的三线建设,是以修铁路为先导,以国防工业为重点,使能源、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相互配套的全面建设。在国防工业方面的主要内容便是建设航空、航天、国防电子三大工业基地。
“记得到镇上的路全是灰尘飞扬的泥土路,周围全是深山老林。那年,我才11岁。”第一批三线建设者张林德的儿子张治明回忆道。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从沿海等地而来的三线建设者们面对恶劣的居住环境和简陋的生活设施,依然义无反顾地扎进贵州深山,埋头苦干。他们住“干打垒”、喝稻田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安顺兴建了一套歼击机工厂,建成了航空工业基地——011基地;在遵义新建了导弹、火箭的研究、设计、生产基地——061基地;以及围绕凯里、都匀两地建设了以生产军工产品为主的电子工业基地——083基地。
正是他们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三线建设时期,贵州的工业、科技、医疗、文化、教育及人口素质等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也为贵州今天的航空航天事业夯实了最根本的基础。
逐梦星空 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提出“支持贵州以装备制造及维修服务为重点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2023年5月,贵州省政府批复同意《贵州航空产业城总体发展规划(2022—2035年)》,明确指出要加快以安顺市为核心、辐射带动贵阳市和遵义市的航空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全国重要航空产业基地。
以安顺市为核心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不仅体现在安顺的区位优势上,更多的则是其现有产业基础。
三线建设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不懈奋斗,安顺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航空整机、航空发动机相关零部件研制、生产、试验试飞及使用保障体系,航空制造产业链条较为完整。
数据显示,2023年,贵州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8.6%,增加值增长6.8%。2023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28.39亿元,同比增长16.2%,目前已拥有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业企业62家,贵州航空产业城的发展势头正强劲。
几十年来,贵州航天企业在助力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多方位助力“天舟六号”成功送货、为“嫦娥”探月以及“天问”探火等国家重大航天空间工程项目提供可靠传动保障、以工匠精神研制高精度航天器的核心部件等方面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研制了数万件产品,这些紧嵌在中国航天事业中的“贵州身影”,便是贵州走出大山,逐梦星空所留下的“脚印”。而今后在国家及省里政策的支持下,贵州也将持续从航空装备制造业、民航运输业以及通用航空业等方面发力,弘扬新时代载人航天精神,继续探索星辰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