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工业经济的主战场,是改革发展和开放创新的重要窗口,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当前,贵州深度把握产业变革大势,大力推动“1+9”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加快推进全省各类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为高水平承接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做足了准备、蓄积了优势,大力建设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蹄疾步稳。
4月17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在黔布局的首个产业基地——中车贵阳贵安时代绿色装备产业基地在贵安新区正式投产,标志着中车与贵安新区在新能源装备、轨道交通产业方面的合作迈上新台阶。
“贵州有良好的新能源资源禀赋,有力地支撑了我们在风、光、水、储、氢、碳全方位的发展。”贵州中车时代绿色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波说,产业基地将利用行业优势,积极引进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入驻贵阳贵安,共同打造贵阳贵安新能源装备基地和产业基地集群。
政策优势叠加,产业承载优势放大,贵安新区加快裂变式增长、引领性突破。去年10月,贵州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点项目奇瑞(贵州)产业基地新车下线仪式在贵安新区成功举行。目前,基地已完成冲压、焊装、涂装、总装、三电车间、试制试验车间及公用配套设施的建设,建成纯电动货车整车及专用车生产线,2023年下半年正式量产,规模为年产1.5万辆纯电动汽车。
贵州新能源汽车产业提档升级,牵引高质量产业转移,头部企业的拉动力量非常关键。随着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在贵安新区、贵阳高新区等“1+9”开放平台建成投产,贵州逐步形成以吉利乘用车、奇瑞商用车等整车为牵引,贵航汽零、贵州轮胎等60余家关键部件企业为支撑的汽车产业发展格局。
产业转移,向“新”突破。目前,位于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贵州数安汇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贵阳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逐步建立起集数据安全综合解决方案、园区服务与企业孵化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数据安全产业发展平台,已成为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大数据安全领军企业。
依托贵阳海信,贵阳经开区引进厚维光电科技、卓英社光电科技等配套企业落户,提升了产品本地化配套率;花溪工业园依托标准厂房引进的贵州芯际探索科技有限公司,从进场到投入生产仅半年左右时间,大幅缩短了项目落地到投产的时间。
电子信息制造业已成为贵阳市工业发展支柱产业之一,市内各开发区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标准厂房支持,大力引进制造业企业,产业转移承接卓有成效。去年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明确贵阳市为贵州省承接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转移试点。
全省“1+9”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及63家经济开发区,是贵州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主平台,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用好比较优势,省内越来越多的开发区成为重要产业承接高地。
铜仁市积极承接广东、湖南、浙江、江苏、重庆等省市产业转移,明确把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构建了以大龙开发区为集群核心区及铜仁高新区为电子设备终端应用区、碧江高新区为集群总部经济发展区等“一核五区”产业发展格局。依托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龙头企业,重点引进了红星电子、凯金新能源、丹斯迪、山河智能、广东嘉尚、深圳为方等重点企业,形成了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龙鼎工贸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矿山机械制造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入驻六盘水市红果开发区10余年以来,已成长为集矿山机械设备生产销售、租赁及维修为一体的煤矿综合供给服务型企业。2023年龙鼎工贸实现产值4.3亿元,未来,龙鼎工贸将继续围绕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品研发,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黔西经开区的多彩贵州苗绣产业园,贵州葫芦娃服饰供应链有限公司工人们忙着赶制发往广东的订单,园区以“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市场+贵州产品”的合作方式共建,2023年7月投运,目前聚集了10家苗绣时尚服装企业。作为承接轻纺产业的转移试点,毕节高新区、黔西经开区、纳雍经开区等引进了一批优质轻纺服装企业。
轻纺服装产业是贵州部分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着力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说,贵州将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快产业集聚,建立健全建强产业链,为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龙里经济开发区是贵州“十四五”期间力争建成的五个千亿级开发区之一。3月底,位于龙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贵州博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洗涤用品超级工厂6条生产线启动运行。这家有广东基因的企业,是粤黔产业协作结出的又一硕果。公司董事长胡伟说:“作为消费品制造企业,还将借龙里区位及物流优势,构建半径600公里范围内的配送体系,打通渠道、拓展市场,让项目早日见效。”
以实干作答!贵州将上下齐心,持续优化产业选择和营商环境,创造条件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让产业“接得住”“留得下”“干得好”,加快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胜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岳振 江婷婷 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