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黔西南

黔西南:打造“贵州菜心品牌” 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晚春时节,走进安龙县春潭街道安比菜心基地,一张张白色的薄膜一字排开。薄膜下,新种下的菜心拱破松软的泥土向阳而生。这里种出的菜心,一年可收三季,远销湖北、粤港澳大湾区等省外城市及东南亚等地。

“现在种下去十多天了,到菜心采收高峰期根本忙不过来,就这一片每天要采上万斤。”春潭街道村民潘仁海一年四季都在菜心基地务工,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撒种、栽苗、移苗、耙地、撒肥、浇水、采收等工序他都参与过,工资也从最初的每月2000元,涨到现在每月5000多元。用他的话说,菜心割了一茬又一茬,村民的腰包也因菜心产业鼓了不少。

西南地处云贵高原与广西丘陵过渡地带,是黔、滇、桂三省(区)毗邻地区的商业集散地和通衢要塞,这里山环水绕,气候宜人,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无污染、热光同季等资源优势,形成了黔西南州菜心突出的品质。近年来,黔西南以菜心为突破大力发展蔬菜产业,重点推动以“贵州菜心”为主的“产—供—销”一体化蔬菜产业建设,重点打造“兴义—兴仁—安龙—册亨—望谟”菜心产业带,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截至2023年底,全州种植菜心3.51万亩(位居全省第一),累计产量3.52万吨,产值达2.1亿元,共带动务工就业人数2000余人;目前全州具备水电路条件可新增的菜心种植面积18000余亩,其中,兴义市(义龙)8650亩,兴仁市3700亩,安龙县3000亩,册亨县1800亩,望谟县700亩。

在菜心种植方面,黔西南主要采取“菜+稻+菜”“菜+粮+菜”的模式种植,既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同时,又确保“菜篮子”稳产保供。同时,全州菜心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了5个档口,抓住东西部协作契机,深化东西部产销协作,加强菜心宣传推介,持续拓宽产品销售市场。

良好的区位优势,为全州菜心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条件。目前,黔西南已形成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综合运输网络,黔西南州与外界的交通联系愈发紧密,使得菜心从田间到餐桌的供应链效率大幅提升。特别是临近粤港澳大湾区,距离广东省较近,物流运输距离短,从菜心核心基地义龙德卧镇到广州江南市场1100公里,只需14小时即可到达,到深圳海吉星市场1300公里,只需16小时即可到达,能够快速将新鲜菜心送达消费市场。“我们一般中午十二点左右发车,次日凌晨一两点就能到达广州,确保第二天一大早广州市民就能买到我们的新鲜蔬菜。”贵州金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冷链物流运输车司机贺天虎说。

除了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外,气候、茬口、品质、人力等优势,也为黔西南菜心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黔西南地处北纬24°38′—26°11′,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0℃~17.5℃,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表水水质均在Ⅱ类以上,这里种出的菜心茎杆粗壮、颜色深绿色、油润光亮,口感脆嫩爽滑、回味甘甜、香味浓郁,在全国菜心中具有鲜明特色。此外,黔西南的菜心常年均可种植,每年9月至次年5月生产的品质为最好,10月至次年5月初为上市期,可有效错开全国主产区上市时间。

同时,经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检验得出,黔西南种植产出的菜心维生素C含量平均值54.71mg/100g,总糖含量平均值为985mg/100g,钙含量平均值1033mg/1000g,维生素C、总糖含量、钙含量均优于同批次市场抽样检测的广东菜心。

在人力优势上,册亨、安龙、望谟、贞丰超5000余名菜心生产技术工人每年5月至9月在云南、宁夏、河南等菜心基地从事菜心种植工作,而在冬春两季(9月至次年4月)返乡回到册亨、安龙、兴义等菜心生产企业种植菜心,这部分技术工人种植技术水平高、经验足,按照基地需求分配、合理布局,在省外和黔西南之间来回互用,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

在义龙新区德卧镇八光海子坝区金州蔬菜基地,多行高密度自动移栽机械在平整好的土地上来回穿梭,有条不紊地将一株株嫩绿的菜苗移栽至土里。不一会儿功夫,平整的土地上就种满了菜苗,随着基地工作人员按下遥控器,一排排自动化喷灌系统自动开启,对刚刚移栽好的菜苗进行喷淋。

“现在基地都实行机械化了,从土地翻犁、育苗、移栽,整个流程都使用机械。我的工作就是平时对喷灌系统进行维护和对基地菜心进行浇水灌溉,一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公司每天还免费提供中餐,在家门口有活干,感觉挺好的。”德卧镇村民张高素对这份工作十分满意。

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提高农业企业种植效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紧扣“机械种植”关键点,补齐农机装备短板,引进了悬挂式起垄机、电驱蔬菜播种机、多行高密度自动移栽机、电驱智能遥控自走喷杆式喷雾机和蔬菜收获搬运机配套实施菜心生产中整地、直播、移栽、植保、运输等关键栽培环节,形成黔西南州山地菜心轻简化栽培技术,在全州菜心生产基地开展示范推广。

为更好的培育“贵州菜心”品牌,黔西南还致力于打造更干净、更优质的菜心产品,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依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上海综合试验站,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联合贵州省农科院、贵州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在州内菜心规模化生产基地开展菜心优良品种引筛和选育、集约化育苗、轻简化栽培、土壤保育及绿色高效茬口模式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和试验示范工作。

截至目前,已完成国内优良菜心品种(材料)228份引种与筛选试验,其中“尖叶70”“尖叶80”“增城迟菜”“迟菜838”“翠绿80天”“广海田3号”在贵州菜心主产基地已推广种植5万亩。并选育了适宜州内种植优良菜心新品种3个:“贵州柳叶菜心1号”“贵州迟菜心1号”“贵州白菜心1号”,已试验种植面积500亩。率先开展州内菜心轻简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引进悬挂式起垄机、电驱蔬菜播种机等5种山地农机具配套菜心种植,初步形成山地菜心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1套。

同时,黔西南还引进科研院所、育种企业的优良菜心品种115份,包括不同熟性(早、中、晚)、不同类型(尖叶、圆叶)的菜心品种。州农林院选育的“贵州柳叶菜心1号”“贵州迟菜心1号”“贵州白菜心1号”3个菜心新品种经过试验种植,比较适宜黔西南州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具备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等诸多优势,为全州菜心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为推进菜心产业高质量发展,州和相关县市还成立了菜心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协调菜心产业发展。在项目谋划、申报上优先帮助经营主体;在品种选育、技术服务、产业工人培训等方面贴近经营主体需求;在营造氛围、品牌宣传等强力推动;在解决问题、化解相关纠纷等方面主动服务,确保一抓到底的菜心产业发展工作机制落到实处,有效实现了政府、企业、农户多赢局面。黔西南还制定了《黔西南州菜心产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坚持市场导向,突出山地特色高效,以优势菜心单品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认定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38个。此外,黔西南还致力于将菜心作为全州“菜篮子”保供的“芯片”,牢牢守住匠人之心、为民之心、求索之心、赤子之心,协力推进菜心产业链建设。

如今,漫步在州内各菜心基地,放眼望去,一片片翠绿连绵的菜心正在田间茁壮生长。一颗颗叶厚、清甜、细嫩多汁的菜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文/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恒 来源:中国黔西南)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