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兴义市下五屯街道纳山村,村民们拿着锄头、手套沿着山路,穿行在云雾缭绕的密林中,松土、采挖、装筐、背运……丰产的仿野生天麻让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盘活林下资源,引导鼓励群众发展林下天麻种植,是纳山村努力探索的绿色致富新路子。而带来这些变化的是离开家乡到兴义种天麻的毕节人刘源。
这时的刘源,同样在林中与乡亲们穿梭忙碌着。他见到记者,高兴地算起“丰收账”:“今年,纳山村总共采收天麻13吨,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河南等地的大型中草药加工基地,目前已销售9吨。每公斤40元算,亩均产值2万多元,总产值可达70万元,经济效益很可观。”
说起当初为何要到纳山村种天麻,刘源感慨地说:“纳山村最不缺的就是适合种中草药的原生态林地,但一直闲置着。”
2020年,刘源带着项目来到纳山村,告诉村民这里林地栽培出的天麻品质好,而且搞林下种植不占田,既增收又护林,“不能守着金山银山讨饭吃。”
这让纳山村四组村民王福伟等年轻人眼前一亮,决定依托山林资源和刘源一起干。于是,30余亩林下土地成为天麻“试验田”。
以前靠山吃“打工饭”,现在靠山吃“生态饭”。有刘源在天麻选种、品质和技术上把好关,王福伟抱着试试的心态种了7亩多天麻,尝到了甜头。
“以前想不到,树下能长出这样的宝贝。今年总共采收了4000多公斤天麻,产值达16万余元,而且天麻栽下去不用精细管理,等着挖就行了。”王福伟脸上荡漾开灿烂的笑容。
不仅如此,村民从林下掘出一个个饱满肥硕的“金疙瘩”,实现租金、薪金等多元化增收的同时,还学到了天麻种植技术,为纳山村发展产业奠定了基础。
纳山村驻村工作组组长孙宏说:“别看面积不大,天麻每当播种、授粉、培材和采挖的时候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多的时候一天需要30多人。而且天麻的农时与采茶、种水稻是错开的,老百姓有空就来林里做工,一天赚100多元不成问题。”
时下,正值天麻翻挖旺季,春日的林间热闹不已。看着村民唤绿生金的热情高涨,刘源说:“试种效果很好,对于发展天麻产业,我们很有信心。”
刘源计划与村里的合作社合作,今年把种植面积扩大到50亩,按照“示范引领、让利社员,规范种植、提升效益”的思路和“公司+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组织方式,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到林下种植中来,用丰收的天麻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记者 钱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