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苗乡,燃情台江。盛夏时节,走进台江的村村寨寨,整洁宽敞的道路蜿蜒伸展,或古朴或崭新的民居错落有致,丰收的田园比比皆是,多彩的文化活动处处开花,满眼是充满激情的干部和群众,声声呐喊和欢笑频频入耳,乡村全面振兴的画卷正徐徐铺展。
以业兴村
每到下班时间,台江县革一镇革一村集市的餐馆就迎来了用餐高峰,旁边的超市里进进出出的顾客络绎不绝……革一村毗邻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区位优势强,经济活力好,村两委将集体所有的摊位、农贸市场、门面、沙场进行出租,同时对闲置或低效使用的集体资产进行自主经营、入股联营、对外租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培育新的集体经济增长点。
“6个门面,每个的年租金从6000元到1万元不等。还有超市、民族团结食堂等等,每年光租金收入就是一大笔。”革一村党支部书记韩化军说,去年该村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元。
和革一村的发展思路相似,台盘乡阳芳村紧挨着台盘村,借势“村BA”流量,发挥自然山水田园优势,引入云村公司,打造了台盘&阳芳乡村微度假目的地,并于今年7月20日开村运营。
“目前有15个管家在这里就业,我们每个月给管家发的工资大概是在2-3万。我们在建设的时候大概有40多个乡村建设者,发放工资达到了50万元左右,每年还可以从咱们乡村收购村民的柴、米、蔬菜,还有鸡鸭鱼这些,能够增加他们的一些收入。”贵州云村农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涓说道。
除了旅游提质升级,阳芳村的稻田养鱼、羊肚菌等也稳步发展,人均年收入达15935元。2024年村集体经济目标任务为100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67.93万元。
台江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牛鼻子”工程,探索实施“百万村集体经济工程”,推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截至6月底,全县71个行政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244.69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38.3%,其中16个村(社区)达到20-50万元(含),7个村(社区)达到50-100万元(含),5个村(社区)达到100万元以上。
以文活村
“咚哒咚哒咚哒”一声声浑厚的木鼓回响在台江县方召乡反排苗寨,苗族反排木鼓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万政文趁着放暑假的时间,又把村里的孩子组织到一起学习反排木鼓舞。
“整个舞蹈动作基本上是模仿虫、鸟、鱼、兽的动作,甩同边手、甩臀部、急转身等要配合得恰到好处,才能流畅自然。”万政文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将自己几十年的舞蹈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孩子们。
反排木鼓舞潇洒刚劲,激越奔放,讲述了苗族祖先迁徙的艰难历程,万政文鼓励孩子们勤练舞蹈动作,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施洞镇岗党略村组织返乡学生们到施洞民族特色产品展示馆开展非遗研学,在邰春花、吴国武两位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学生们亲身体验了苗族刺绣、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学习传承民族文化的兴趣。
除了反排木鼓舞、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和苗族刺绣,台江县还拥有另外11项国家级非遗,为了展示传承非遗文化,台江县在施洞镇建成占地面积900多平方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以产、学、研、展、销为一体,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实现了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
以制塑村
“老旧猪圈、厕所的拆除,是村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一步,这次拆除活动也得到了乡亲们的大力支持,村民们纷纷自发地加入到拆除的队伍中,村容村貌变得越来越好啦。”老屯乡榕山村党支部书记姜文雄开心地说。
老屯乡作为“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发源地,充分发挥“党建+”作用,结合“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模式,以党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完善“包村领导+村党支部书记+网格员+党员群众+保洁员+公益岗”的人居环境整治机制,确保每个网格片区有人包、每个网格有人管、每条道路有人扫,全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
此外,老屯乡坚持“每周一调度,每周一评比”,持续开展“美丽庭院”“乡村荣誉榜”等评定表彰活动,将村级环境卫生问题纳入村级工作年度考核,今年以来,共评选“美丽庭院”26户,乡村荣誉榜上榜12户。
“我们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将抵制高额彩礼,厚养薄葬,红白喜事新办简办,严禁大操大办、攀比跟风和奢侈浪费等文明新风理念纳入了村规民约,村民自发倡导并进行监督,大家在办理红白喜事都能自觉遵守,这已经成为村里约定俗成的事情了。”南宫镇拥党村党支部副书记唐光跃说。
南宫镇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引导干部群众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养和农村文明程度。
通过“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村规民约、“院坝协商”等各种机制制度,台江县乡村风貌大为改观,文明乡风吹遍千家万户。
既要扮靓“面子”,又要夯实“里子”,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上,台江不断开新局、谋新篇、创新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熊诚 钱仕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