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阳市等地考察调研,并听取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贵阳贵安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总书记的深切关怀转化为奋进力量,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自觉行动,凝心聚力、奋发进取、拼搏创新,勇当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现代化建设的“领头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篇章。
大抓产业 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贵州要下定决心、勇于探索,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强化创新驱动,统筹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贵安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感到信心倍增。”贵安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办公室主任顾平表示,近年来,贵安新区全力推动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发展动能不断增强,贵安新区工信局紧抓工业经济运行、两化融合、企业服务、项目建设等工作,逐步推动新区产业发展聚集成势。
下一步,贵安新区工信局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断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做强优势产业,围绕“东数西算”工程,依托贵安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加快推进中电光谷、蛇口网谷、惠科光电显示及配套产业链项目建设,重点着力打造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发挥奇瑞商用车、宁德时代、比亚迪、中科电气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聚焦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及材料、汽车后市场等全产业链培育产业生态,打造新能源汽车、电池及材料产业集群;依托长江汽车纯电动货车项目提量扩产,推动航发精铸二期厂房尽快交付使用,发挥航发精铸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大东风机械、乾鼎科技、博浩机械等相关配套企业集聚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
“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意义深远,我们将深入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转化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贵阳经开区科技和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部部长王德权说,国家级开发区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主引擎”,在经开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过程中,科技创新部将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不断健全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机制,加快培育一批高质量科技创新主体。
王德权说,要紧紧围绕经开区产业发展需求,探索新模式、新路径,发挥创新主导作用,拓宽校地合作广度深度,不断汇聚优质创新资源,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生态。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合力,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融资支持、市场开拓等全方位科技支撑,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畅通成果转化通道,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开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增添新动能、新引擎。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对走好互联网医疗这条道路有了更强的信心与决心。”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王春表示,作为贵州最早涉足大数据产业的科技企业之一,朗玛信息以大数据为引领,紧抓贵州发展机遇,十余年来不断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精耕细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已构建出以实体医院为基础,集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咨询、远程问诊、健康检测和医药电商于一体的多元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闭环。
“未来,我们将不忘总书记的嘱托,努力把已形成的互联网医疗生态体系和人工智能的先进技术充分融入影像诊断、疾病管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众多应用场景中,全方位优化医疗健康服务质量,加速医疗健康行业的全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构建更加高效、精准、便捷的医疗健康生态系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王春说。
抢抓机遇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放也是重要的营商环境。贵州要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贵阳综保区商务局副局长杨芳表示,贵阳综保区将围绕“开放也是重要的营商环境”,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开放,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在开放型经济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内生动能和综合竞争力,坚持发展国际贸易,聚焦开放格局、通道、平台、主体和业态发展,持续推动“保税+”业态集聚,统筹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更加深度融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贵阳综保区外贸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时,贵阳综保区将加强外贸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研究推动全区外贸进出口工作实现提质增效,及时解决贵阳综保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促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持续创新发展,进一步推动贵阳综保区外贸发展实现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为贵安综保区抓改革、促开放、谋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引。”贵安综保区(马场产业新城、深贵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肖炀表示,接下来的工作中,贵安综保区将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落深落细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化关怀为动力,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勠力同心、奋发有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开放也是重要的营商环境”的深刻内涵,坚定不移锚定“贵安新区产业发展主战场、全省开放领头雁和全国数据中心排头兵”的定位和“3个100”“2个200”年度工作目标,聚焦“五个开放”,着力构建开放格局、拓宽开放通道、建强开放平台、培育开放主体、丰富开放业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把贵安综保区打造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桥头堡”和主战场,为我省“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贡献贵安综保力量。
发挥优势 深化文旅体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要利用这一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对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对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红色旧址,要加强系统性保护。要坚持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新风。要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
花溪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党委书记王敏表示,花溪区文旅局将围绕三方面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一是精开文化资源,赋能产业发展。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探索花溪沉浸式、体验式新业态,以民族文化、山地特色为基础,打造运动旅游休闲度假区,吸引游客到访,为文旅产业发展开启“流量密码”。二是精准营销,广泛拓展客源。加强与各类景区景点联动,实现客源互送、景区互推,努力让游客引得来、留得住、玩得好、还想来,实现“景区流量”变“经济增量”。三是优化服务,软件硬件“两手抓”。丰富“吃游住行游购娱”服务供给,提高硬件设施水平和软件服务质量,加大花溪名菜、名小吃宣传推广,高质量办好“四季花溪”主题活动及路边音乐会,让花溪文化“活”起来、活动“热”起来,着力构建“爽爽贵阳 秀美花溪”城市品牌,持续释放秀美花溪的激情与魅力。
修文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俊丽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厚重的阳明文化为核心,以多彩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知青文化等为重点,进一步强化阳明文化转化应用,用好用活数字赋能、低空赋能等新手段,加快打造以中国阳明文化园、龙冈书院、阳明书院为重点的文旅品牌,积极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将用好生态避暑资源优势,着力推动桃源河景区欢乐水世界、贵州森林野生动物园鹿园高端酒店、科普教育基地、动物救护中心、火车观光、阳明文化园AI互动-AR场景复原、阳明文化主题剧本闯关、桃源河嘉年华“一中心四基地”等业态尽快落地运营,打造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持续提升游客体验。将全力培育好品牌赛事,以“阳明杯”篮球邀请赛、“守仁杯”国际围棋赛等品牌赛事为平台和载体,提升赛事知名度和专业度,吸引游客前来观赛,带动全县旅游观光、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产业一体化发展。
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党委书记陈邓表示,接下来,偏坡布依族乡将紧密结合贵州省和美村寨建设,坚持以农文旅体融合发展为路径,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具体工作中,偏坡布依族乡将围绕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庭院文化和非遗等方面,通过挖掘、保护营盘遗址、濮越香街、偏坡烈士墓群等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治理,打造靓丽庭院,发展壮大农家乐、避暑旅居等乡村产业。同时,开展布依山歌、“六月六”、婚俗等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群众性民俗文艺活动,培育文创工作室、文创作坊等“非遗+”业态,为偏坡聚人气、财气,深化农文旅体融合发展,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石龙村党支部书记罗红燕说,石龙村作为少数民族村寨,不仅有民族民俗文化资源、非遗资源,还有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近年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石龙村建强村“两委”班子,以党建引领整合资源发展起了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旅游产业。接下来,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搞好乡村治理。注重继续挖掘用好石龙村的民族民俗文化、生态等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通过农文旅融合,着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努力实现产业旺、农村美、农民富。
位于清镇市站街镇的杉树村是贵阳市的新晋“网红村”,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北畔,拥有湖岸线近20公里,被誉为“森林里的洱海”“大山中的三亚”“贵阳看海的地方”。多年前,北漂归来的杉树村村民朱勇江回村发展民宿和农家乐事业,由于服务贴心和擅长烹饪地道的农家菜,他家总是回头客不断,旺季时12间客房经常满房。“总书记再次来到贵州考察,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让我更加坚定了发展生态旅居产业的信心。”朱勇江说,这段时间,他正在抓紧改造升级客房,给所有房间都新装了空调、增设了独立卫生间,进一步提升民宿品质,改善旅居客人的入住体验,让客人的“看海”之旅和避暑之旅更加舒心。
真抓实干 坚决落实各项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南明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喻应雄表示,南明区委组织部将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三个增强”为抓手抓好落地落实。
增强政治责任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增强历史使命感,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聚焦主题,注重实效,一体推进学查改,引导全区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为推进南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增强现实紧迫感,坚持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扎实推进“五个一”行动,立足南明区实际,持续深入以“三四五”工作法实施区域化党建,在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上持续用力,着力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明实践迈上新的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贵州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要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注重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串珠成链。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开阳县新型城镇化工作指明了前行方向,我们将鼓足干劲,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开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永杰说。
在城市更新方面,开阳县今年谋划了30个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贵阳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项目清单,将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分步申报和实施,不断完善县城基础设施,有效提升县城承载能力。房地产方面,结合开阳独特气候优势、旅游优势、富硒优势和生态优势,做好总体规划和主题定位,突出“康居养生”主题,打造一批民宿、酒店及旅游地产;将康居养生商品房做成特色房产品牌,推出一批有品质、有主题、有市场的优质房源,吸引重庆、贵阳主城区、遵义等地的消费主体到开阳投资置业。住房保障方面,启动并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项目,拟于2026年底建设完成,能满足2000人居住需求,切实解决引进企业职工以及新市民新青年住房困难。系统推进城乡环境治理方面,将以污水管网建设为抓手,立足县域地形特点及人口分布,科学编制覆盖城乡的污水管网专项规划,采取“分片改造、梯次推进”模式,优先实施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和重点集镇管网延伸工程,切实将管网建设成果转化为生态惠民实效,为“强省会”战略实施筑牢生态底座。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贵州的‘三农’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为全省‘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花溪区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光耀说,近年来,花溪区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大家的发展信心,接下来,将按照“3543”的工作思路狠抓贯彻落实。要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三条底线”,夯实发展根基;聚力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农旅及其它服务业“五业”协同,释放产业动能;助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融合,提升粮食安全质效;强化“花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提升,打造区域品牌。通过守底线、强产业、提质效、创品牌的实践路径,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奋力谱写乡村振兴花溪新篇章。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冉婷林 汤欣健 黄菊 杨婷 梁婧 谢孟航 李春明 顾林晗 黎荣 许发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