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奏响教育民生实事福音。
贵阳贵安2024年为民办“十件实事”年度目标任务是“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5所,新增学位2.7万个”。为了顺利完成“贵阳市2024年新增2.7万个学位”的总体目标任务,保障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市教育局经过深入谋划和研判,纳入目标任务调度的教育项目有43个(含贵安新区3个),其中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32所,改造11所。截至目前,已完工建成43所,新增31005个学位,超额完成原定目标。
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阳市教育局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切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不断推动城市更新的步伐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同步,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共同绘制出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蓝图。
▲贵阳市第十一幼儿园九悦分园完工投用
27所新校拔地起 教育春风满园来
新建学校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一项关乎未来、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面对城市化带来的人口增长和教育资源紧张,新建学校有效缓解了学位不足问题,确保每个孩子享有平等教育机会。
足球场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传来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走进贵阳市南明区南明小学九悦分校,优美的校园环境、窗明几净的教室、暖气等,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为师生打造优质教学和学习环境的深切用心。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贵安新区实验学校
彼时,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贵安新区实验学校,孩子们聚精会神,认真地听着老师讲解。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里,给孩子们的脸庞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他们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回应,整个教室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
这只是贵阳市教育局加快推进贵阳贵安为民办“十件实事”建设的一个缩影。
▲观山湖区映山府幼儿园
▲白云区第十八幼儿园(中海)
截至目前,观山湖区映山府幼儿园已完工建成,提供180个学位;白云区第十八幼儿园(中海)已建成投用,提供180个学位;贵安新区生态城保租房幼儿园已竣工验收,预计可提供180个学位;清镇市广大实验二期学校已开学,提供1080个学位;息烽县第三小学已开学,提供1080个学位……
▲贵安新区生态城保租房幼儿园
▲清镇市广大实验二期学校
▲息烽县第三小学
一所所新建校落地,新增了21390个学位,让家长不再“舍近求远”求学,实现了孩子在“家门口”上学的愿望。
闲置空间“借出去” 学位扩增“易入学”
11月27日上午10时许,南明区第一实验中学七年级(14)班正在上数学课,讲台上老师讲得神采飞扬,讲台下学生听得聚精会神,一派浓厚的学习氛围。而这个班级,是学校“加”出来的。
原来,在今年秋季招生中,由于花果园片区人口聚集,南明区第一实验中学原本招12个班的计划与学生实际入学需求存在100多人的缺口。
“必须保证孩子们都能上学!”南明区第一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林说,了解情况后,学校立即在南明区教育局的统筹下梳理资源,整合出3间功能教室改建成班级教室,以此提升学校的学位承载能力,满足更多学生的入学需求。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花溪学校功能室改造新增学位项目
▲清镇市贵化中学功能室改造新增学位项目
▲修文县第三中学功能室改造新增学位项目
和南明区第一实验中学一样,观山湖区教育局利用暑假加快推进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贵阳学校、世纪城小学、华润小学、华润中学、观山湖区外国语实验中学等学校功能室改造工作,共改造功能室103间,提供学位5075个,为各学校秋季学期的正常开学提供了有力保障。改造工程的完成,不仅改善了学校的办学环境,也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观山湖区华润中学功能室改造项目
▲观山湖区外国语实验中学南校区功能室改造项目
▲观山湖区世纪城小学功能室改造项目
▲观山湖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功能室改造项目
巩固基础学位保障,是我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保障工作中坚持的基础和关键。通过激活闲置的教育资源,并借助区域联动的力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公平且高质量的教育,是贵阳贵安在推进教育民生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校园环境“焕”新颜 入学保障更坚实
扩宽办学建筑面积、新建功能教室、优化教学设施……2024年,贵阳市三桥小学、花溪区麦坪镇彭官小学、花溪区燕楼镇中心完小完成了改扩建,新增学位1980个,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教育服务功能,提升了校园的综合承载能力。
▲贵阳市三桥小学
贵阳市三桥小学位于云岩区三桥中坝路5号,属于“三桥生活圈”,近年来,由于周边新建楼盘逐渐增多,报名就读三桥小学的学生数量也同步增加,学位供需问题日益突出。云岩区教育局通过对片区居民进行数据摸排,了解到片区大量居民有入学三桥小学的教育需求,因此确定了扩建项目以及扩建的教学班规模。
“学校扩建对我们来说是大好事,毕竟三桥小学是离我们最近的小学,走10多分钟就能到。”家住万科云岩大都会的周光兴说,如果孩子不读三桥小学,就读省府路小学(恒大帝景分校)或黄花街小学,步行需要半小时左右。
▲花溪区燕楼镇中心完小
花溪区燕楼镇中心完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扩展了征地面积至46.5亩,建设规模达到24个班,提供学位1080个,总建筑面积为12064.01平方米。2024年3月,新建的教学综合楼、食堂、改扩建的运动场、新建的室内体育馆以及修缮的学生宿舍等设施已全面启用,为学子们提供了更为宽敞舒适的学习和活动空间。
▲花溪区麦坪镇彭官小学
贵阳市教育局通过扩建学校增加学位,让居民在家门口“上好学”,进一步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让更多家庭感受到了教育改革带来的实惠,享受到更为均等的教育机会。
用心用情办实事 提质增效保民生
“有学上”更要“上好学”。贵阳市教育局的努力不仅体现在学位数量的增加,更在于教育质量的提升。
▲贵阳市南明区南明小学九悦分校的孩子们在上课
“我们应该通过巧构思,把理论和实际融合,真正做到德育无声润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同学们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近日,在白云区都拉小学里,一场白云九小共同体“助力乡村强师赋能”小学音乐“德育无声润课堂”集体备课与教研活动正在举行。
来自白云九小教育共同体的各学校音乐教师们齐聚一堂,根据六年级教材课程进行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讨论,各抒己见、取长补短,最终汇总成一篇精品教案,不仅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校本教研能力。
▲新建园-乌当区第十幼儿园
近年来,贵阳贵安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及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聚焦实施“公办强校”工程建设,强化教育品牌打造,着力推动实现“好上学、上好学”。
▲新建校-花溪区贵高速26°小学
贵阳贵安的教育改革成效显著,不仅让更多孩子实现了家门口上学的梦想,还助力了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随着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家长们对当地教育的信心日益增强,更多家庭愿意回到家乡,为地方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新建园-息烽县第四幼儿园
正如子涵妈妈为了方便孩子就读幼儿园,选择离开房产所在地清镇,来到老城区租房“陪读”。然而,随着小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落地”,她坚定地做出了回家上学的决定,这一变化也给更多家庭带来了希望。如今,在贵阳贵安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孩子们正茁壮成长,享受着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未来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画卷。
▲新建校-开阳县龙水乡中心小学
家门口有了好学校,育人环境更好了,教育质量更高了……其背后的强大支撑,是贵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投入。
书声琅琅映晨曦,桃李满园育英才。贵阳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波说:“今后,贵阳贵安教育系统将锚定特色教育强省根本目标,以‘强省会’为引领,不断优化教育评价改革,扎实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教育改革,促进教育提质增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持续提升贵阳贵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贵阳贵安教育力量。”
来源:贵阳市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