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每两年会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开展“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2019-2020年度考核贵阳市排名第16,而在最近的一次的考核中位列全国第4,为历史最好成绩,排名跃升的背后,贵阳做了些什么?今天我们从一筐茄子说起。
在罗甸县这个种植基地,农户们正把刚采收的一筐筐茄子装车,发往贵阳。
罗甸县慧福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罗庭志
“卖茄子收益最好的一天是卖了3万多,发朋友圈客户看货好到了,都打电话过来要货。”罗甸县慧福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庭志说。
今年,罗庭志种了120多亩茄子,在采收高峰期每天能收7、8吨,而这些茄子正是贵阳市的季节性缺口蔬菜。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蔬菜技术推广站副站长 张智柱
“由于贵阳市海拔高、气候低,所以从头年的11月到次年的5月,诸如茄子、辣椒、西红柿等冬季果菜类蔬菜达不到生长条件,这个时间段贵阳市每日冬季果菜类缺口大概是800吨,主要还是季节性缺口。”贵阳市农业农村局蔬菜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张智柱介绍道。“罗甸蔬菜最大的特征就是‘早’,贵阳市3至5月基本上没有茄子,缺大量茄子的季节,正是罗甸茄子上市的时候。”
罗甸县具有省内“天然温室”的地理优势,冬季平均气温11℃左右,在省内其他地方6月中旬才能上市的茄果类蔬菜,在罗甸4月中旬就可以上市。
每年的11月至次年5月贵阳市存在喜温蔬菜缺口,本地自给率仅有45%左右,需从外地调入蔬菜补充供应,因此贵阳市在市内77万亩蔬菜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在罗甸、榕江、晴隆等地建设市外保供基地42万亩,其中在罗甸建成越冬蔬菜保供基地2.28万亩,实现蔬菜上市3.65万吨以上,解决贵阳贵安季节性蔬菜缺口的21.5%。
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副站长 陈永波
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陈永波向记者介绍:“贵阳市域内建立了蔬菜保供示范基地有66个,共18.5万亩,它主要是供应白菜、萝卜、莲花白等蔬菜品类,同时在罗甸县等地发展域外的保供基地,通过内域外联动协作,形成了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
蔬菜保供补短板,贵阳“菜篮子”项目还在长处上持续发力。清镇市肉鸡规模化养殖发展20年来,累计出栏肉鸡2.45亿羽,成为全省最大的肉鸡生产基地。为进一步提高产能,清镇市还以“公司+村集体”“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养殖优质肉鸡,带动15个村集体,510余户农户增收,养殖户户均收入超10万元。
清镇温氏公司服务部负责人 朱汝军
清镇温氏公司服务部负责人朱汝军说:“周边的老百姓过来养鸡,一个农户他可以在这个地方养一栋鸡舍的鸡,年出栏9万只左右,公司提供鸡苗、饲料、技术,再进行一个保价回收。目前已经发展到400多户,在建的还有100多户。”
贵阳市畜牧站副站长 朱靖
“目前,肉鸡出栏量不仅满足了贵阳市域内的100%的城市供给,而且几家大的公司还有盈余,销往遵义、六盘水、铜仁等地区,2024年拟定在息烽县再新增出栏1000万羽的产能,在肉鸡产量上提供一个保供支撑。”贵阳市畜牧站副站长朱靖说。
“菜篮子”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除了在生产端上持续发力,还要在销售端提档升级。截至目前,贵阳市建有两个一级批发市场和16个产地批发市场,并在全市80个行政社区打造“菜篮子”零售网点475个,基本实现“15分钟生活圈”全覆盖。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马骁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马骁表示:“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今年我们将努力提升‘菜篮子’保供能力,大力实施‘4个10万+100万+5000万’产业项目(建设蔬菜保供示范基地10万亩、果树提质增效10万亩、发展林下种植10万亩、新增生猪产能10万头,新增水产品100万斤,肉鸡产能5000万羽),持续加强‘菜篮子’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适时调整重要农产品储备投放,保障菜篮子供应的同时,也保证农民收益。”
记者: 黎妮 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