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当区百宜镇红军烈士陵园内,初冬的阳光从林间洒下,高大的纪念碑屹立在苍松翠柏中。烈士陵园工作人员说:“这座纪念碑,主要是为纪念六名无名红军烈士而建。”
高大的纪念碑,是对红军长征过乌当那段珍贵历史的见证。
11月初,记者实地踏访红军长征所经过的百宜镇,瞻仰百宜镇红军烈士陵园,探寻红色遗迹,聆听红色历史,更感受到当地在长征精神引领下砥砺前行所取得的发展巨变。
红军长征曾两次经过乌当,分别是1935年4月3日至8日中央红军红三军团、红一军团和1936年1月30日至31日红二、红六军团。红军足迹遍达乌当区如今的7个乡镇、46个行政村、318个村寨,累计行程达到100余公里。
六名无名红军烈士永远地留在了乌当,发生在1935年。
1935年初,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先后取得四渡赤水河、夺取娄山关、再占遵义城的胜利,并计划实施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威逼昆明的战略,为革命开辟更广阔空间。
当年4月3日、4日,中央红军两路主力分别从开阳、修文进入乌当境内,红军约五千余人携百余匹战马在马场会师后又分兵两路来到百宜,红军作战指挥部就设在百宜街上的农户刘明先家。
红军在百宜短短几天,给穷苦百姓送药、送粮,挑水、劈柴,用实际行动告诉广大群众:红军是穷苦百姓的军队!徐家院徐登初的父亲被红军委托舂大米,并得到红军坚持支付的工钱,这让老人一辈子记忆犹新。
4月5日,由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红军主力红三军团右翼十团、十二团后卫十三团与国民党的三个团兵力在百宜一带遭遇,打响了长征中著名的百宜阻击战。
红军采取“边走边卫”的战术,国民党中央军则动用四架军用飞机对红军狂轰滥炸,目的是剿灭红军。这场战斗打得十分惨烈,国、共双方参战官兵约1万人,战场面积约5平方公里,战斗持续6个小时,枪声不绝,遍地硝烟。
当天下午4时,红军开始撤离百宜,并得到当地老百姓的真心拥戴和帮助。
拐九村村民张文英等人冒着枪林弹雨,主动为撤离的红军部队带路。几名村民无惧反动势力的恐吓威胁,趁着夜色悄悄掩埋了在战斗中牺牲的六名不知名的红军烈士遗体。
4月5日晚,中央红军主力部队数千人的队伍带着马匹以及弹药辎重,来到拐九村宋家渡准备跨过南明河进入龙里县,宽阔的河面上却只有一艘小小的木船。附近村民冒着极大的风险,主动把家里的楼梯、木桌、门板及木材等扛到大河边,为红军过河搭建浮桥。
这些故事,如今在百宜镇红军烈士陵园纪念馆内均有生动体现,其中,一个名为“悬崖岩洞藏红军”的模型生动还原了当地百姓积极拥戴红军的真实场景。
红军从百宜撤离时,一名叫钟仕洪的小红军昏倒在张文英家门口,张文英用白米粥救活了这名小红军。为躲避反动势力的搜捕,张文英借助夜色把小红军背到村子边悬崖上的猫耳洞里藏了起来。此后,张文英每天以放牛为名,用打柴割草的箩筐把饭菜和草药带上山,用绳子吊着木桶往洞里给小红军送饭送药。半个多月后,钟仕洪基本康复。在告别张文英后,钟世洪还是没能追赶上远去的红军部队,只好留在乌当。10多年后,张文英和钟仕洪再次相遇,两人紧紧相拥、久久无言。
1935年,因伤病掉队滞留乌当的红军多达30余人,他们在群众的掩护下生存下来,每个故事都令人感动,“悬崖岩洞藏红军”的故事只是其中一个。
据不完全统计,红军长征过乌当期间,当地有100余人为中央红军当向导,18名贫苦农民子弟参加了红军。
历史的硝烟虽远去,但当年革命者的豪情、红军与老百姓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一直在乌当这片热土上延续。
1973年3月,埋葬在乌当区各地的红军烈士遗骨被集中迁葬于百宜街后山的石关井。2007年,乌当区投入资金260余万元,将红军烈士遗骨迁葬于今沙坝村基昌坝,修建了百宜红军烈士陵园,成为乌当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当年被老乡们冒险掩埋的六名无名红军烈士从此长眠在苍山翠柏中。2018年,百宜红军烈士陵园被列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今,长征精神仍激励着百宜这片红色热土在传承中加快发展。
记者在百宜镇实地踏访时了解到,近年来,当地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为充分整合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百宜镇充分利用五彩集镇、天贵茶园、罗广梯田、拐九长征步道等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了特色研学旅游精品路线,创新推出红色文化研学游、劳动实践研学游、乡村休闲体验游等研学项目,截至今年10月底,已接待各类研学团队2.5万余人次。
作为传统农业镇,百宜镇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战略,大力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了包括“白色的折耳根,绿色的蔬菜、中药材,红色的红香米、红辣椒,黄色的黄金梨,黑色的地方特有鸡种黑羽鸡”的“五彩农业”。
此外,百宜镇还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65家,当地农业企业达25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达9个,有力助推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预估达7.65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估达2.6万元。
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百宜镇正全面推广乌当区“三心工作法”等优秀经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听民声、察民情、聚民心,更好地联系、团结和带领群众,为建设百宜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记者 肖嬿 潘朝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