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贵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论述,时刻把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坚决落实“四个最严”,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全力打造全链条全流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贵阳市紧盯源头、生产、流通、餐桌安全等关键环节,强化源头治理、过程监管、风险管控、执法打击等,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能力水平。如今,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已逐步融入贵阳百姓的一日三餐,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2019年,贵阳市被评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020年,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被评为“全国食品安全先进集体”;省食药安委对各市(州)的食品安全年度考核综合排名中,贵阳市连续多年位列第一。
强化源头治理 严把食品准入关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
在清镇市骆家桥蔬菜生产基地,一株株菜苗的成长备受关注。在初期的施药环节,为禁止有害农药的使用,贵阳市从源头发力,持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严格农药兽药生产管理,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为抓好源头治理,贵阳市构建了一套完整全面的食品安全源头治理体系——
抓耕地分类管理。出台《贵阳市土壤污染防治方案》,编制《贵阳贵安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在受污染耕地上实现措施全覆盖,在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耕地上落实安全利用措施。
抓粮食质量安全。严把粮食收购、储存、销售出库质量安全关,开展粮食质量和粮食库存质量检查,建立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全部按规定实施闭环处置。
抓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推广。推广应用“贵农证”APP,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合格证制度,全市839家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近三年共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合格证19万张。
抓生猪定点屠宰。强化全市7个生猪屠宰点及牛羊等其他畜禽的屠宰管理,实行病死动物及畜禽屠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必须抓好抓实抓稳。贵阳市以更细的措施、更实的工作、更严的作风,加强农产品质量全链条监管,让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强化生产监管 严把食品加工关
“菜篮子”“饭桌子”,看似琐碎小事,却是民生大事。
在食品生产环节,贵阳市坚持企业自查和市场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相结合,加强生产企业质量管控,开展重点问题食品专项整治,严防严管严控生产领域食品安全风险。
首先,作为全省信用分级风险分类监管工作的试点单位,贵阳市坚持先行先试,不断健全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形成“动态监管”与“企业信用提升”的良性互动。目前,已完成食品生产主体的评级,其中A级56家、B级143家、C级276家、D级68家。
其次,积极推动全市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等高风险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以及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食品安全智能化追溯体系,形成覆盖生产全过程的追溯信息数据链,客观、有效、真实地记录和保存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目前,建成的猪肉制品生产企业质量追溯监管平台已接入企业54家,覆盖猪肉制品146种,实现了对猪肉制品原材料的可追溯。
此外,不定期开展对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白酒和桶装饮用水等食品生产领域高风险品类的专项检查。
在抓实生产环节监管的基础上,我市全力培育市场主体,积极塑造地方品牌。“老干妈”“黔五福”“贵州龙”等一批知名食品品牌,贵阳辣椒制品、猕猴桃、刺梨、脆哨等一批特色食品相继“出圈”,“贵阳品牌”更加活跃,“贵阳招牌”更加响亮。
强化流通监管 严把食品溯源关
在食品流通环节,贵阳市督促食品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企业主要负责人负总责,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分级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严格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有效防范风险隐患。
农产品批发环节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证查验制度。健全完善市场开办者入场查验要求,加快落实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要求,建立承诺达标合格证问题通报协查机制,并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衔接,保证了农产品批发进货、出货环节的食品安全。
严格落实市场准入制度,督促经营者建立健全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及时清理变质商品、超期食品。全市选取4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作为准入查验重点,形成从农田到餐桌、从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监管流程。
贵阳市农产品物流园是贵阳规模较大的农产品流通集转地之一,该物流园搭建了一个内部智慧监管系统,除农产品的准入资格外,商家的准入资格也一键可查。“物流园建立了商家准入数据库,所有商家进场交易前,都需要录入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摊位等数据信息。”贵阳市农产品物流园经营企划部经理说。
贵阳市持续加强重点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聚焦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特殊食品、网络交易平台食品销售等开展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限期整改到位,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强化餐桌监管 严把食品“入口”关
在餐饮服务环节,贵阳市积极推进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标准化管理,从进货储存、烹饪流程、餐厨用具、功能布局、加工配送、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加强对餐饮单位的指导。
加强“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目前,全市共有约1900家学校、18家学校配餐企业接入贵阳市“数智市监”阳光餐饮系统,公开查看方式和渠道,供家长委员会查看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三年来,共接入近9000路厨房监管视频摄像头,“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模式覆盖率达100%,实现“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公众监督、社会共治”的高质量监管新模式。
以集体聚餐场所、学校食堂、大中小型餐饮、养老机构、医疗机构、机关等为重点场所,贵阳市全面排查梳理问题隐患,强化检查力度,督促餐饮食品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积极推动诚信经营,着力优化餐饮服务市场环境。食品生产经营者定期通过“数智市监”上传证照、自查信息等,系统自动生成自查报告,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贵阳市还加强网络餐饮食品监管,对辖区内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全面排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食品经营许可证审查工作;督促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和第三方配送企业加强配送人员管理,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和考核,定期对配送设备进行清洗消毒;鼓励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通过平台公开餐食加工制作过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小摊贩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贵阳市紧扣“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在小摊贩规范化管理上进行积极探索,出台《贵阳市食品摊贩备案管理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地方政府职责,实施小摊贩风险分级日常管理,促进小摊贩备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一体化。
贵阳市坚持把食品安全作为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良心工程,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撑起群众健康伞,让大家“买得安心、用得放心、吃得舒心”。
强化风险管控 严把食安预警关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贵阳市通过“数智市监”,打破数据壁垒,建立集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监督检查、抽检监测、稽查执法等食品安全全过程闭环监管系统。不断加大抽查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力度,保障食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
对食品从生产、流通到餐饮环节的经营主体实施风险分级动态管理。采取双随机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类监管对象进行日常监督检查、飞行检查。科学应用技术手段,提高全过程风险管控水平。
加大食品抽检监管环节力度,强化风险预警能力。按全年计划开展食品抽检工作,针对抽检中发现的问题食品及食用农产品,责成属地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通知经营单位或企业下架、封存、召回,依法开展核查处置。在核查处置中追溯来源,及时将线索移送至相关行政部门,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实现核查处置“闭环”。
目前,贵阳市逐步构建了以“1区(市、县)1快检车+4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快检室+农贸市场(商超)快检筛查”为主要阵地的食品快速检测体系。建立以198家哨点医院为主的风险监测网络,覆盖10个区(市、县),开展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食品微生物及致病因子、食源性疾病风险监测。
今年1至10月,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完成32个食品大类、28335批次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检出686批次问题食品和问题食用农产品。此外,不断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对蔬果、粮食、肉蛋等重点生产主体做到全覆盖。近三年共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22240批次,抽检合格率99.74%,对不合格产品全部依法开展核查处置。
强化执法打击 严把食安底线关
近年来,贵阳市针对涉及食品安全工作的生产、收购、贮存、运输、销售、消费等诸多环节,深入开展针对本地行业共性隐患问题,近三年累计开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长江流域禁捕、反食品浪费、网络餐饮、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非法添加、农兽药残留超标、保健食品欺诈误导消费、未成年人食品安全等各类专项治理90余次,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地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建立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联动执法工作机制的意见》等,强化提前介入、强化快检快办、强化检察监督、强化联动审理,组建联合打击战队。今年1至10月,贵阳贵安市场监管系统共办理食品安全类案件近千件,货值金额230余万元,罚没金额510余万元。从2020年至今,通过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全市立涉食品安全类刑事案件超过400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贵阳市将坚持以“四个最严”为要求,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健全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深入推进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继续加大抽检监测和案件查办工作力度,持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巩固完善创建形成的新模式、新示范,努力探索有效监管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严监管,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记者 彭刚刚 王芳 杨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