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城市 > 贵阳

乌当区:“五治”赋能 打造城市“后花园”

山清水秀的马头村。

别致小景在王岗村随处可见。

王岗村吸引四方游客慕名前往。

在马头村随处可见宣传农村“五治”工作的标牌。

保护好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已成为马头村村民的共识。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传海 潘朝选 樊荣/文 徐其飞/图

生活污水不见了,脏乱地变小花园;危旧房屋不见了,闲置民房换新装;垃圾乱放不见了,分类处理美乡村;大操大办不见了,文明乡风扑面来……10月底,记者沿着整洁的乡村柏油路,走进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马头村,只见清澈的普渡河穿村而过,村道整洁、民房有序、产业兴盛,美丽乡村的新图景正徐徐铺展。

这是乌当区推进农村“五治”赋能乡村振兴的精彩缩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贵阳贵安农村“五治”工作启动以来,乌当区充分利用辖区内农村与中心城区距离近、交通便利等优势,推进农村“五治”和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颜值与群众幸福指数日渐提升。

以政治为魂,强化党建引领亮身份

“我承诺,坚持深入群众,贯彻群众路线。”在马头村一干净整洁的民房前,挂着一个书本大小的红色牌子,上面印有鲜艳的党徽,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员”几个大字。牌子上,清楚地写着该党员的个人信息、结对联系户信息,以及个人承诺。

“党员就该把身份亮出来,就该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新堡布依族乡农村“五治”工作人员张蓉介绍,“当初设计这个牌子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党员在农村‘五治’中担当作为。”

乌当区农村“五治”专班工作人员葛凌凌介绍,乌当区始终把农村“五治”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民生任务和发展任务来抓,强化党建引领,全面听取民意,坚持规划先行,重在狠抓落实,党建引领和党员在“五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头村村民、党员唐发玉说:“农村‘五治’是一件大好事。作为党员,除了全力支持,还要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团结村民力量,共同把好事做好。”

新堡布依族乡还通过党员干部推行“三心”经验做法,把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和农村“治风”工作有机结合,将全乡划为15个网格,建立村党组织、村委会、村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红白理事会“五位一体”平台,鼓励党代表、党员全部入网,开展“挂铭牌、亮身份、践承诺”活动,通过全面摸排清楚掌握群众需求,按照“一村一策”进行规划和实施,确保农村“五治”治在刀刃上。

此外,新堡布依族乡还依托联村党委建设,建立“一季度一督查一通报一例会一测评”党建工作机制,推行党员亮身份、村党支部书记每周上讲台,以季度述职倒逼支部作风改进,提升农村“五治”工作效率,治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以法治为本,完善村规民约树新风

“王岗村,有村规,家家户户都来遵;议事会,不独断,大事群众说了算;理事会,管宴请,喜事丧事要备案;红白事,办三天,每桌四百标准线……”在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王岗村,这一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辖区老少妇幼耳熟能详,能脱口而出。

将村规民约编成顺口溜,通俗易懂、很接地气,便于口口相传。“这样的村规民约简短又好记。”王岗村村民花兴江说。

今年以来,王岗村一共办了5起酒席,其中3起是结婚,2起是老人过世,都是规范办理。王岗村的文明新风由何处“吹来”?这还得从该村积极制定和推行村规民约说起。

针对婚丧嫁娶、环境整治、人情消费、封建迷信等问题,王岗村村民进行了深刻的大讨论。从村民意见最大、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村“两委”多次召开群众会、村民小组会,将群众关心、关注、关切的滥办酒席、天价彩礼、厚葬薄养、高额礼金等问题充分协商,修改制定村规民约,让村民在自治中“唱主角”。

“规”出乡风文明好景象,“约”出乡风文明新风尚。“以前很多人好面子、讲排场,遇到红白事都喜欢大操大办,每年打工的收入还不够吃酒。现在大家都严格遵守村里的规定,办酒席更加文明了,人也轻松了,发展的信心也更足了。”花兴江说。

乌当区各村寨以“一约一会”为依托,构建起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将乡贤寨老、党员等纳入红白理事会,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等纳入村规。同时,依托普法工作,把《民法典》等相关知识送到乡村,提升乡村法治水平。

在全面提升乡村法治水平的前提下,各村还结合实际,自主创新,进一步营造文明乡风。王岗村设置村民积分兑换“银行”,实行村“红黑榜”管理,将村民遵守村规民约、遵守酒席办理规定等内容纳入,实行积分量化考评,村民根据积分进行礼品兑换。同时,乡党委、政府在乡集镇打造“文明示范店”——勤农社。村民在村里兑换不到的大件物品,可凭积分在勤农社兑换,构筑从村到乡的便民服务体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以“小积分”撬动“大文明”,推行“积分”方式调动了村民参与农村“五治”的热情,村民也把村里的事真正当成“自家”的事来办,初步形成了德治、法治、自治融合的治理格局。

以善治为先,激活闲置资源促增收

曾几何时,因为农村人外出务工等原因,很多乡村成为“空村”,很多民房因为长期无人居住,而加速损坏,显得破败。

如今,走在马头村,见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在普渡河畔,绿树环绕中,一间木房古色古香。这本是村民罗跃坤家的老房子,已荒废多年。在农村“五治”的驱动下,乡村环境越来越好,吸引了来自贵阳市区的一对夫妇将其长租下来,亲手改造成为“第二个家”。

如果说罗跃坤家的老房子能够出租,是因为越来越好的乡村环境,那么一家家农家乐和民宿受到欢迎,则是乌当区的精心谋划。

“房子怎么治?对闲置农房来说,用起来,有人住进来,就是最好的治理。”马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正勇说。

乌当区以全面推进农村“五治”为契机,依托当地的自然山水和丰富的康养资源,探索多方式盘活农村闲置资源,积极打造产业民宿、文化民宿、地域品牌类民宿,激活闲置资源。

普渡河畔,一家名为“松溪听月楼”的农家乐格外引人注目。一栋气派的四层建筑依山而立,布局精美的庭院,古朴雅致的长廊……而几个月前,这些农房还处于闲置状态。

“这栋房子修好10多年了,但一直都没有使用。今年村干部挨家挨户宣传农村‘治房’政策,而且看到村里的乡村旅游越来越火热,我就有了把这些房子用起来的念头。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对的。”“松溪听月楼”经营户韦明亮说,在投入80余万元对闲置房屋进行改造提升后,今年5月农家乐正式开业,并开启了爆满的迎客模式。

改造宜居农房,盘活闲置资源,让“土房子”变为“金屋子”,让“光坝子”变为“美院子”。“得益于闲置农房盘活,我们的民宿接待能力从去年的150人,增至现在的500余人。今年夏天,我们村的避暑旅游非常火爆,每家民宿都住满了重庆、湖北、广西等地的旅居游客,供不应求。”陈正勇说。

今年以来,新堡布依族乡有序开展宜居农房建设,组织和鼓励群众对既有农房实施“一分、三净、五改”工程,打造独具布依建筑风貌的民居。同时,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建设“三小园”,即菜园、果园、花园,合力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目前,全乡2023年度宜居农房改造建设任务100户已全面完工,竣工率100%,其中松树林组就有60户。”新堡布依族乡有关负责人说。

随着农村“治房”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今的乌当区,一间间民居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漂亮,乡村环境和群众生活品质实现双提升。此外,乌当区还结合旅游产业化发展,挖掘地方文化,推进农旅融合,打造了童梦溪田等新业态,让“环境”变“风景”,“风景”变“钱景”,乡村美起来,村民富起来。

以智治为要,坚持科技赋能强治理

今天的马头村,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走进罗跃坤家中,庭院干净整洁,在长满绿树的花池里,菊花开得正艳。花池之下,却另有乾坤,藏着乡村优美人居环境的“密码”。

“其实这个花池下面,是一套无动力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以前,生活污水都是排进化粪池,比较麻烦。现在,可以通过管网收集到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省心又干净。”罗跃坤说。

在农村“治水”工作中,乌当区坚持饮用水、污水、黑臭水体“三水同治”,全力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因地制宜优化污水处理方式,结合各村常住人口数、日处理污水量等情况,合理采用三格沉淀、科技除污、湿地修复等办法,坚决消除农村黑臭水体,不断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

针对集镇周边村寨,采取就近接入集镇集中排污管道;针对旅游景区、居住集中的村寨,采取接入小型污水处理站、生态湿地进行处理;针对居住较为分散的村民组,采取无动力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大三格”和“小三格”化粪池就近处理后还田还土,实现资源再利用。其中,松树林村民组今年已安装23套无动力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以前村里也有人工湿地处理,但管理繁琐,效果不好。现在采用的无动力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材料良好的润湿性和载菌能力等,在不加入空气的情况下就可以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地,而微生物以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为食料,进行分解,从而净化废水。”陈正勇说。

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治水”水平,远不止于此。在普渡河的治理过程中,乌当区坚持用好巡河APP,落实河长制管理,组建了7支志愿队义务巡河,及时掌握管辖河道上水环境、水生态、水排放的情况,发现问题即时汇报,实现全程全息可控在控。

此外,在民宿推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乡村治理等方面,都可以看到乌当区坚持科技赋能、与时俱进的追求与努力。

以自治为基,激发内生动力促长效

“农村‘五治’一定要依靠群众,不能由政府包干。以“治水”系统来说,如果全部由村组织负责维护,村民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就不会那么爱惜。同时,也将增加村里的负担。”陈正勇说。

乌当区坚持以自治为基,想方设法从机制上依靠群众力量。

“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难在后期的管理和维护。”陈正勇说,“我们采取的模式是,由乡、村统一管好项目的规划、建设、验收。通过验收之后,就移交村民,由用户自己用自己管。”

民宿改造也是如此,村里负责规划、指导,由村民或者市场主体自主管理和经营。以罗跃坤家的民宿为例,通过农村“五治”,村里帮助他家打造了优美的庭院,提供发展民宿的技术指导。但建成之后,由其自主经营,并接受村里监督。

“移交给村民是要充分激发村民自治力量。移交不等于放手不管,遇到问题,乡、村会积极给予帮助解决。”陈正勇说。

村里的污水处理系统、道路维护、乡村民宿,都移交到村民的手上,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让村民融入到“五治”工作大局中,真正成为参与的一分子;二是有效减轻乡、村管理压力,同时约束村民,让他们更加注重保护各个工程;三是促进村民自管,有利于实现长治长效,把农村“五治”的后半篇文章书写得更好。

“移交不是移交所有权,而是使用权和管理责任,谁用谁管,谁受益谁管。”陈正勇说,“村民自己也知道,如果管不好,出了问题,影响的是自己。一方面,他们更爱护。另一方面,一旦发现有问题,哪怕是小问题,他们也会主动去查看。无法解决时,也会第一时间向村里反映,让我们可以尽快发现问题。”

村民韦明亮说:“每家管好每家的,全村自然就好了。”

善于调动群众,就会赢得民心,就会赢得未来。农村“五治”带来的,不仅是美丽的乡村、兴旺的产业,还有广大村民为家乡更好发展的主人翁意识。行走在乌当农村的土地上,不仅看到了农村“五治”新成效,也看到了农村发展新未来。

■数说“五治”

乌当区“五治”工作成效显著

“治房”方面,聚焦“清、建、管、用”四篇文章,深化“治房”规划、制度、监督体系。截至目前,已完成农村建筑工匠培训43人;宜居农房改造600户;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住宅60栋;建成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更加高效规范。

“治水”方面,聚焦“农村饮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坚持“三水同治”。截至目前,羊昌镇黄连村饮水提升改造工程已完工,新场镇供水保障工程完成进度96%,2个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提升工程完成57.11%,3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成进度87.68%。

“治垃圾”方面,推行“五点减量法”,推进农村垃圾源头减量,全面提升农村垃圾就地处理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已完成农村垃圾收集收运点提升改造30个,发放垃圾分类桶1700余个、垃圾斗 150个,农村收运体系实现100%全覆盖,农村垃圾外运减量达78%。

“治厕”方面,因地制宜“统筹治厕治水、室内室外、公厕私厕”三类同治。截至目前,提升改造165户和问题整改71户,均已完工,完工率达100%。

“治风”方面,围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用好“两书一约一会”,采取“二听”“三看”“四狠抓”的工作方法,清“民俗”、淳“民风”、减“民负”。截至目前,1个提质改造农村公墓和新建2个农村公益性生态公墓已全部完工。

■记者手记

以前瞻性思维推进农村“五治”

闲置民房变农家乐、民宿,城里人改造老旧民房长住成为新村民……现在的农村,尤其是与城区距离较近、交通便利的农村,城市“后花园”的特性尽显,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推进“农村”五治,应以前瞻性思维进行谋划。既要留住乡村的绿水青山和袅袅炊烟,也要为乡村招贤纳士、发展旅居等产业留足空间。既要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应具备超前眼光,确保能满足未来发展需要。

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人的流动对城乡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城乡加快融合的背景下,村民可以进城成为新市民,城里人也应可以回乡成为新村民。我们应与时俱进,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更多的人和优质资源向乡村涌流,让乡村振兴更具活力。

以前瞻性思维推进农村“五治”,还应从市场经济发力,尽可能开闸引入市场活水,用政策、资源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到农村,发展研学、旅居、文创等产业,降低财政投入压力的同时,还能带来先进理念,有利于促进城乡双向赴奔,多方共赢。

【举报】 来源:贵阳网  责任编辑: 三石天下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关键词: 乌当区 后花园 城市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