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贵安

贵安新区:加快建设区域人才集聚高地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

通过“四城”联动,贵安新区构建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生态,吸引大量科技企业入驻和项目落地。在这里,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同时,贵安新区在“四城”联动中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加快建设区域人才集聚高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如今,贵安新区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路探访,我们感受到的是人才的活力涌动,还有蓬勃的城市脉动。

多方携手 共谋人才培育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我们初步明确大学城以软件信息、互联网服务为主的数字经济主导产业和以创新创业为主导的科教服务特色产业‘一主一特’产业发展方向。聚焦大学城资源优势,围绕贵安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电池及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三大产业集群’和‘一主一特’产业定位开展招商引资。”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华说。

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已集聚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理工学院等12所高校,学科门类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教育等,师生27.2万人,是全省最大的高校聚集区,是青年科创人才聚集度最高的区域。

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成为贵安新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2024年贵阳贵安校地企合作专场活动上,贵安新区管委会与贵州大学等7所高校共同签署校地合作备忘录;贵州技术交易市场与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管委会、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管委会、清镇职教城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

校地企合作桥梁的搭建,打通了“四城”科技成果转化痛点、难点,推动科技成果与需求精准对接,促进贵阳贵安产、学、研、用融合协同创新,推动贵安新区奋力打造全省科创中心。

贵安新区现有华为、腾讯、苹果、三大运营商等20个数据中心,对“数维工匠”(数据中心专业运行维护人员)的需求十分迫切。“为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与华为共建大数据学院,通过‘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的育人模式,对标华为HCIE认证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毛志伟说。

供需匹配 企业与人才双向奔赴

前不久,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贵州省产业创新孵化示范基地”揭牌。“我们将借助这个平台,更加全面整合‘四城’核心区产业、人才、教育、科技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创新创业支持和服务,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管委会主任张宇说。

贵州宽处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思远说:“作为一家专注于数字校园智能服务系统的软件平台公司,我们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今年5月底,经过园区精准匹配,来自贵阳的求职者刘家轩入职担任UI设计师。解决了引才难题,有了人才基础,我们对接下来的项目推进更有信心。”

为企业找人才、为人才找岗位。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企业人才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企业、人才、科研院所人才资源及科研成果信息平台上,汇总了24所高校2024年毕业生情况以及园区企业人才需求信息。

“这里是我们开展人才服务的前沿窗口和阵地,我们与贵安新区相关部门联动开展企业岗位收集。截至目前,收集67家企业岗位需求5500余个。”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企业人才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窗口服务专员刘梦星说:“我们8月底计划上线‘AI上大科城’移动端小程序,方便园区企业和人才提交业务办理申请。”

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作为贵州大数据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汇聚了众多高端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为人才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实践平台和前沿的科研项目。“AI上大科城”作为数智园区运营服务平台项目的重要载体,它的开发便是这一趋势的体现,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实际,以提升园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据了解,该项目于今年2月底启动,由上海张江智荟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孙玉全负责推进工作。“针对企业服务、园区管理的现状和痛点,我们设计的小程序兼具园区帮代办服务、政策发布、工单报修、美食外卖等功能,目前已全部开发完成,正逐步推广。”

成果转化 催生新质生产力

7月12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重点企业大模型成果集中发布会上,贵州律皓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法律咨询垂类大模型“法管家2.0”。这是由辖区企业贵州律皓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华为国产化算力体系,联合贵州大学文本计算与认知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共同研发的大模型,也是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推进“四城”联动实施产业联动的成果之一。

持续实现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高校专家围绕贵安新区“三大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技术需求,深入实施产学研合作。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吴亮是贵安新区配售电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2017年到公司带领研发团队进行充电桩软硬件技术的研发。“现在公司已成长为贵州本土第一家研发、生产充电桩的企业,公司的充电桩运营服务平台还升级为贵州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服务与监管平台。”

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领域,贵州医科大学“头花蓼在调节尿酸方面的应用”以1000万元的价格转化至贵州弘泽制药有限公司。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和贵州大学、贵阳信息科技学院科研团队协同合作,推动研发“纯电动客厢式物流车研发”“纯电动轻型货车性能仿真与整车”等一系列创新技术项目。

截至去年底,贵安新区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46%。2021年以来,贵安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已突破100亿元。2023年直管区全社会研发投入达82.58亿元,区域全社会研发经费强度远超其他国家级新区,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贵安新区,华为数字经济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乌江实验室、大数据国家工程中心贵安分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贵州大数据研究院等一批科创平台入驻。截至目前,贵安新区共拥有各类创新平台108个,围绕智算中心、行业大模型和云服务,加快推动自主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忠秀 张开学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