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毕节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出行的痛点、难点问题,创新推出“定制式”“潮汐式”“便捷式”运输服务模式,通过精准对接需求、灵活调配运力、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全力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
开通校园“定制式”服务。针对学生上下学出行安全和便捷问题,交通运输、公安交管、教育等部门联合制定《“校园定制”服务工作指引(试行)》,明确“校园定制”服务标准和安全规范。整合公交车、客运班线、旅游大巴等运力资源,推出“点对点、一站式”校园专线,实现学生从“家门”到“校门”的无缝衔接。目前,全市已开通校园定制线路53条,覆盖学校200余所,累计安全运送学生350万余人次,为学生出行筑起安全便捷的“绿色通道”。
推行乡村“潮汐式”服务。针对农村客运“上座率低、班次少”与群众“出行难、乘车贵”的矛盾问题,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运输网络,打破传统“定点、定线、定车、定时”模式,推行“区域化经营+循环经营+预约响应”等灵活运营方式,在赶集日、节假日等高峰期加密班次,有效满足群众就医、探亲、赶集等出行需求。目前,全市46条公交线路已延伸至乡镇、建制村,占公交线路总数的39.3%;投入运营车辆317辆,占公交车辆总数的34.6%,切实解决了农村群众“出得了门、进得了城”的难题。
升级城际“便捷式”服务。针对城际出行效率不高、体验不佳等现实问题,优化客运站服务功能,在10个县级客运站开通自助售票、自动检票、线上购票等智能化服务,减少群众排队等候时间。按照“高品质、低票价、广覆盖、高频次”原则,完成毕节至镇雄、贵阳、六盘水等8条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降低出行成本。同时,大力发展定制客运,通过上门接送、定点接驳等方式,为群众提供“门到门”服务。目前,全市已开通定制客运线路65条,投入车辆235辆,进一步提升了城际出行的便捷度和舒适度。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