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毕节

毕节:“居民恳谈会”让流动摊贩不再“流浪”

10月24日清晨6点,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新桥街道大桥社区的“城门美食”片区开始热闹起来。规划整齐的门店和摊位前,部分经营者已开始营业,早餐店的炉灶上热气腾腾。不久前,这些摊贩还分散在道路两旁,过着与执法人员“打游击”的日子。

“过去每天早晚高峰,主要道路都被流动摊贩占据,车辆通行困难,环境卫生也难以保障。”追昔抚今,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海龙感慨不已,“现在好了,统一规划了经营片区,集市面貌大为改观。”

这一变化,要从七星关区推行“四梳理五服务”工作机制说起。今年盛夏,随着响水滩瀑布在网络走红,大量游客涌入,占道经营问题日益突出。大新桥街道以“闪亮七星·行动有我”为抓手,通过系统梳理社区资源与群众需求,将曾经的治理难点变为今天的发展亮点。

曾经的流动摊贩中,有下岗后自谋生路的中年夫妇,有想靠手艺创业的年轻人,还有为贴补家用出来摆摊的老人。他们为生计奔波,却因找不到合适的经营场所,只能在街头“躲躲藏藏”。“我们也想有固定地方,可租金太高,实在承担不起。”回顾之前的日子,一位经营者道出心声。

民有所需,党委政府有所应。大新桥街道党政干部在走访中发现,占道经营的背后,是摊贩群体对低成本经营场所的迫切需求。建立问题清单后,街道将“解决流动摊贩经营场所”列入重点工作事项。大桥社区通过“居民恳谈会”收集到27条建议,不少居民反映:“其实我们挺需要这些小摊的,就是现在这样太乱,要是能规范起来就好了。”

“针对群众的意见建议,我们社区通过梳理闲置资源资产,一个将城门附近闲置土地盘活的计划应运而生。”张海龙说,社区党组织通过资源和资金入股的方式,领办成立集体公司,依托城门美食项目,规范设置摊位63个,目前已解决就业100余人,其中包括13名就业困难人员。

如今,新规划的“城门美食”片区摊位整齐、环境干净,经营者们有了固定营业点,再也不用“流浪”做生意。“以前是推车卖水果,看到执法人员就担心被赶走。现在社区平价出租固定摊位给我们,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从事水果生意的李琴说。

同时,街道还将美食城内的个体工商户纳入“三新”组织服务范围,建立“暖新驿站”,提供政策咨询、业务代办等全天候服务。“如今经营更规范了,环境干净整洁,客人来吃饭也更舒心。”在美食城经营火锅生意的张万鱼表示。

“通过‘居民恳谈会’征求乡亲们意见建议,按照区里‘四梳理五服务’工作机制为大家排忧解难。与其整天驱赶摊贩,不如帮他们找个好地方。你把群众的诉求放心上,群众也会把你放心里。”大新桥街道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刘宁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瑞梁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