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毕节市立足煤炭资源禀赋,通过精准施策、系统发力、分类处置、履约监管,推动煤炭产业“稳总量、找增量、挖存量、保销量”四量并进,为全省能源保供提供坚实支撑。2025年上半年原煤产量占全省近半,电煤供应及合同履约量均居全省首位。
精准施策“稳总量”
精准制定“一矿一策”措施,强化专家会诊、中介帮扶、集中攻坚等组合式服务,有力保障煤矿采掘作业计划、瓦斯抽采治理计划高效实施,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加快释放优质产能,推动煤炭稳产达产。2025年上半年,全市原煤产量4174.59万吨,同比增长10.67%,全省占比46.31%,产量稳居全省第一。
(金沙县大龙凤煤矿调度室)
系统发力“找增量”
聚焦扩大产业规模,深入挖掘煤炭增产潜力,紧盯政策发展要求,着力优化审批服务,加快推动煤矿项目各项手续提速办理,加大助企纾困力度,主动协调土地、用工等要素资源,多措并举推动煤矿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把潜在增量转化为现实产能。2025年以来,全市完成60万吨/年及以上规模开工备案手续煤矿2处,建成进入试运转煤矿2处,通过验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矿5处,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黔西市新田煤矿)
分类处置“挖存量”
围绕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战略定位,加快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扎实推进“六个一批”分类处置,持续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不断唤醒“沉睡资源”。2025年上半年,建成智能煤矿4个、智能采掘工作面4个,推动2处涉法涉诉煤矿系统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沉睡资源潜力得到有效激发,存量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织金县肥田煤矿)
履约监管“保销量”
充分运用全市煤炭销售监控监测系统,加强电煤保供日常管理和跟踪调度,强化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不断增强煤炭产业链弹性和韧性,确保电煤供应的充足性和稳定性。2025年上半年,全市供应电煤1825.64万吨,其中完成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量1242.38万吨、履约率106.8%,供应量和履约量均排全省第一。
来源:毕节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