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毕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富矿精开”等战略部署,着力引导和激励高层次专家人才深度服务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搭建高层次专家人才与产业企业对接服务平台,引导人才向产业一线集聚,努力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毕节注重高质量建设专家人才库。紧扣全市产业发展规划和民生事业发展需要,在教育、医疗、科技、工业、农业、文化旅游、法治、能源、大数据和城镇化建设等领域,分别成立“1个主管部门+1所高校(或大专院校)+N个科研院所、产业单位或重点企业”的人才产业联盟,按照专业性、广泛性、实用性、动态性原则组建产业服务专家人才库。
精准收集产业项目需求,各人才产业联盟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定期围绕产业发展和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发展需求或产业规划、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需要,分类开展需求项目信息收集和动态调整更新。
建立“专家寻项目、项目聘专家”信息对接机制,相应人才产业联盟行业主管部门每年负责行业专家库中选拔和协调专家人才,根据人才产业联盟前期收集的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项目需求,组团深入基层企事业单位常态化开展专家技术帮扶行活动,为需求单位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
建立服务成效评估机制,每年组织对专家人才服务成效进行评估,按照客观公正、系统全面、量化可比的原则,全面评估专家人才服务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成效。
毕节多举措不断健全人才激励措施,一方面健全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积极通过走访慰问、人才服务热线、满意度测评等渠道和方式,适时收集人才产业联盟专家问题、听取专家建议并推动解决。建立专家人才建议课题目录并给予一定经费支持,鼓励聘请行业领军人才、高层次专家学者担任各级政府发展顾问、决策咨询专家、重点产业链长等名誉职务。
同时,推动人才交流合作。鼓励和支持科技人才赴外访学研修、交流和培训,鼓励学术学科带头人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研讨,承担国际国内科技交流合作计划项目。落实优秀青年人才职称职务破格晋升机制,对积极参加专家帮扶行活动并符合相关条件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方式直接申报高级职称。专家人才服务成效年度评估获优秀等次的专业技术人员,视同职称晋升所需基层服务时限半年。
人才发展,政策先行。毕节建立科研项目经费持续投入机制,积极争取试点推进基础研究类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探索对青年科技人才承担的科研项目开展“里程碑”式关键节点管理,减少项目实施周期内的各类评估、检查和抽查活动。
聚焦重点产业链,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推动人才与产业精准对接,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对新获批的院士工作站、院士创新团队工作站、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工作站,分别给予经费支持;对新获批建设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平台载体,按照国家级、省级标准给予经费支持。
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申报博士后工作站,对博士后设站企业招收的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连续两年分别给予日常资助,并给予新建博士后工作站经费支持,用于新进博士后开展基础研究,按科研项目进行管理。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