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2015年11月10日19:22:53 星期二

手机黔讯官方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城市 > 毕节

毕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为高质量发展破局开路

2023-07-10 11:55
来源:贵州日报
字号:

盛夏时节,青山叠翠,碧水泛波。磅礴乌蒙之上,滚滚乌江之畔,高质量发展进行曲正在广袤的西北大地奏响。

  2018年7月,在毕节试验区成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毕节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春华秋实成硕果,感恩奋进谱新篇。五年来,毕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断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高质量发展“破局开路”,在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新征程上不断迈出铿锵步伐。

  政务服务“一条龙”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企联动兴产业等做法促进群众增收,推动生态建设、推行林长制、发行林业碳票等举措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体制机制创新的驱动下,毕节各行各业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精神面貌与发展活力。

  “我们办事更方便了”

  “我来办生育津贴,还以为很麻烦,没想到通过网上申请后,来交个材料就搞定了。现在的政策真是好,我们办事更方便了!”走出七星关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大门,市民刘女士高兴不已。

  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中,七星关区政务服务中心着力优化“一窗通办”服务模式,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让办事群众省心又舒心。

  找政府办事是否容易,是衡量群众获得感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政务服务方面,毕节通过推进“全省通办”、行政审批“三降一减”、压减各类证明事项等举措,依托大数据网上平台实施便民政务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今年4月,黔西市重新镇一养牛场负责人为该市政务服务中心林业局窗口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业务专业高效 服务热情周到”。

  原来,该养牛场到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林地占用手续,该中心林业局业务窗口工作人员抓紧时间认真办理,原本需要5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材料审核及现场查验,2个工作日就完成了。

  “从原来的多证多材料多跑路,到现在的‘一窗通办’‘全省通办’‘跨省通办’‘一网通办’‘一证通办’,大大压缩了审批流程,有效提高了群众的办事效率。”黔西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张黎说。

  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毕节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免费代办服务、挂牌服务、走访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贵人服务·毕须办”政务服务品牌获广大干部群众肯定。

  如今,毕节已创新推出“四减一降”集成服务套餐,将手续办理时间从以前的平均2.5个工作日减至1个工作日,做到了当日办结。各个政务服务中心持续深化“贵人服务·毕须办”品牌,实现3635个事项“全省通办”、275个事项“跨省通办”,一批探索性、突破性的制度成果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我们增收路更宽了”

  入夏后的赫章县双坪乡安山村,一场场降雨让刚种下不久的莲花白苗生机勃发。

  “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安山村充分盘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做大产业。”村党支部书记安荣义说,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带动,当地村民纷纷投身农业产业,现该村已有种植蔬菜上百亩的种植大户30多家。

  合作社“探路”,村民种植,公司收购。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机制,如今的安山村建成蔬菜产业基地8000多亩,种植白萝卜、莲花白等蔬菜,亩产值可达7000元以上,带动300多人增收。

  在与安山村相邻的河泉村,狭长的坝子里128个大棚整齐排列山下。大棚内,上一轮香菇采收已近尾声,务工群众正忙着修整棚内设施,准备投放新一轮菌棒。

  据村委会副主任王朝恩介绍,2020年河泉村党支部通过建立“党建引领、村社合一、四员一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领办了河泉富民专业合作社。经过三年发展,合作社不断壮大,菌棒加工车间、冷库、香菇分拣车间、烘干车间等设施一应俱全,带动村里20余人就业。

  走进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幸福社区,临街的一排房子大多是就业帮扶车间。搬出大山的群众在这里找到了工作,家门口上班便能养家糊口。“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让我们免费住上新房子,还帮助我们找工作。在家门口上班,我们增收路变宽了!”社区居民赵连芝踩着踏板飞针走线,在缝纫机的帮助下织就了一件件衣服。

  作为贵州单体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柏杨林街道共有搬迁群众6372户29001人。为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柏杨林街道创新实施城市社区党组织创办集体经济实体“四统”工作机制,即街道统经济实体组建、统经济实体支撑、统经济实体运营、统经济实体收益,积极盘活各种资源带动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增加收入。

  制度行之有效,产业欣欣向荣,群众增收有路。通过创新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毕节正不断盘活各种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广大群众增收路径越来越宽。

  “我们家乡更漂亮了”

  田园尽翠色,湖水荡清波。夏日的百里杜鹃管理区黄泥乡朝门村,青山环抱着片片梯田,漂亮的农家屋舍散落田野上,生态村庄之景美轮美奂。

  “现在村里生态越来越好,1600多亩稻田围绕着梦溪湖。走生态发展之路,我们家乡更漂亮了!”说起这话,村党支部书记游泳彬一脸自豪。他告诉记者,依托山水田园风光,该村“网红”旅游打卡地的名气也越来越响,村民们办起民宿、农家乐,“生态饭”越吃越香。

  曾经的朝门村,村民以挖煤为生,山坡光秃秃,下雨时一片泥泞。后来经过植绿护绿,村里森林覆盖率达72.3%,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获得了“贵州省森林村寨”称号。

  为了守好来之不易的生态屏障,朝门村严格落实村包组、组包户责任制,通过“十大员”公益性岗位吸纳37名护林员开展巡林护林。“保护好森林,我们的家乡才会越来越美,发展才会有盼头。”护林员张仲祥说。

  朝门村的“蝶变”,是毕节市创新体制机制保护生态、发展“绿色经济”的一个生动缩影。通过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林长林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举措,毕节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例子比比皆是。

  去年2月15日,贵州首张林业碳票在黔西市发行。“碳票覆盖33056亩林木,碳减排量13.573万吨,预计可实现碳交易价值305万元左右。”领到那张具有时代意义的碳票后,黔西毕绿生态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骁欣喜不已。

  两个多月后,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获得标号“0000002”的全省第二张林业碳票,涉及林地7346.5亩,监测期碳减排量达34627.7吨。按照每吨碳减排量价值30元计算,海雀村所获林业碳票价值100余万元。

  为推动生态变现,毕节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统筹、银行支持融资、企业运作项目、群众受益助力的“四方联动”机制,久久为功推动国储林项目建设。紧盯“双碳”目标,深入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建设一批林特产业示范基地,林业总产值超过300亿元,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上不断跑出“加速度”。(记者 汪瑞梁)

【黔讯网版权及免责申明】 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 三石天下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