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和认定工作落下帷幕。根据《中国科协关于命名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的决定》,七星关、织金、威宁3个县(区)获“全国科普示范县(区)”称号。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是中国科协为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贯彻落实,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开展的一项工作,每5年一届,经过县级自评、市级审核、省级验收、跨省抽查和专家评议后,确定认定名单。
毕节市科协高度重视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将其列入《毕节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重点工作内容,以创建工作为契机,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的模式,协调各级各部门开拓创新、通力协作,推进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大力实施科普重点工程。
毕节市科协多次深入创建县(区)进行调研,指导各县(区)按照创建标准查弱项、补短板、固优势,从创新科普工作思路、整合优质科普资源、申报实施科普项目等方面加大对相关县(区)科普工作支持力度。
各县(区)整合资源、拓展平台、壮大队伍、广泛宣传,科普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科普方法各具特色、科普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毕节市科协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5个,累计建立农村中学科技馆16所,运行科普大篷车8辆,毕节市科技馆接待观众5.5万余人次,毕节市获“天宫课堂”第二课贵州省唯一连线地资格;组建由1438名成员组成的科普专家团,深入基层开展科普专家讲科普活动800余次;注册科技志愿者达1.5万人、科普中国信息员达4.1万人,开展科普传播分享服务31万次;成功举办毕节市首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毕节市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毕节市2022年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60余场,有效发挥了科学普及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下一步,毕节市科协将持续做好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将全国科普示范县(区)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推广到全市,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构建以市域为中心,县域为重点,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为主阵地的全域科普体系,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助力毕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