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安顺

办好“关键小事” 提升“民生温度”——我市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

“孩子在儿童之家每天都有老师辅导作业、组织课外活动,社交能力也提高了,家长特别放心。”在西秀区宁谷镇五官屯村,村民阮琴艳指着村口崭新的儿童之家笑着说。这处由政府投入20万元新建的活动场所,如今成了村里30多名孩子的成长乐园,也成了家长们的“定心丸”。

在西秀区,像五官屯村这样的儿童之家已在城乡多地开花结果。除新建场所外,当地还专项投入42万元,对刘官乡、黄腊乡以及西街友谊社区、新安彩虹社区的儿童之家进行提质升级。

“我们不仅要建起来,更要管好用好,让每个儿童之家都能成为孩子们乐于驻足的成长乐园,切实为更多家庭解决育儿难题,让民生服务的触角延伸得更精准、更暖心。”西秀区民政局社会事务科负责人冯刚说。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将作风建设与服务群众深度融合,把办好民生实事与问题查摆同安排同部署,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一件件惠民实事的落地生根,让民生温度在中大地持续升温。

“参加厨师培训后,就业局推荐我上岗,每月能挣3000多元,以后还想自己当老板。”家庭妇女伍学芳笑着说。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普定县就业局精准打出“技能培训+岗位推送+政策扶持”组合拳,为伍学芳这样的求职者打开了新天地,她的笑容背后,是普定县为民举措的一个缩影。举办专场招聘会6场、组织140余家企业提供3000余岗位、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6期……新增就业308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25人,稳稳托住了更多家庭的“钱袋子”。

办好民生实事,一头连着宏观大局,一头连着万家灯火。在镇宁自治县扁担山镇小抵拱村,新装的路灯点亮了村民回家的路。夜幕下,灯光如带,孩子们嬉戏追逐,老人围坐笑谈。

“路灯亮了,村里热闹了,孩子晚上打球回来也放心了!”村民马大姐的喜悦质朴而真切。小抵拱村以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小事为切口,在全村的主干道、小巷道安装路灯120盏,提升了出行品质,降低了交通隐患,解决了民生关切的问题。

干部多向前一步,群众心更暖一分。

“以前走这段路总要格外小心,雨天怕滑倒,晴天怕绊脚。”在关岭坝陵酒店至县一中路口,常年磨损导致的地砖松动、凹陷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关岭自治县住建局实地勘察后制定修复方案,避开出行高峰施工,对路面进行防滑处理和边角打磨。

如今,平整光洁的路面让市民赞不绝口:“路修好了,走起来心里踏实多了,这才是真正的民生实事!”当地还建立常态化巡查维护机制,持续为群众营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聚焦群众诉求“痛点”,黄果树旅游区以整改实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当地将问题查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用硬招实招破解民生“老大难”,让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中。

“您好,我是白水镇大坪地村的村民,我叫张开林,前几个月的养老保险我已经收到了,非常感谢。”收到补发的养老保险金后,张开林专门致电表达谢意。针对群众反映的养老保险漏发问题,黄果树旅游区社管局迅速行动,组织区、镇、村力量对全区60岁以上参保人员开展“地毯式”筛查,为5位漏发老人补发养老金2244元。

为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黄果树旅游区还建立“自纠自查+重点抽查+定期研判”机制,组织财政、民政、社保等多部门联动,对农村厕所革命奖补、生态公益林补贴等78项惠民资金开展全面核查。通过紧盯资金申请、审批、发放等关键环节,共解决社会救助资金发放不到位、退耕还林补贴发放不及时等问题13个,惠及群众3224户。

从儿童之家的欢声笑语到就业群众的增收喜悦,从亮堂的乡村路灯到平整的城市步道,再到惠民资金的精准落地,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将问题查摆的深度和问题整改的力度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提升民生的“温度”,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来源: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