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要提前请假去办理社保,现在窗口开到家门口,几分钟就能走到便民服务中心,而且不用像以前多个窗口来回跑,办事越来越方便了!”刚办理好社保补缴的张先生称赞,道出了安顺市优化基层服务体系,推行“一窗通办”模式带来的显著变化。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部门单位将坚持把“开门教育”作为重要抓手,真诚邀请群众参与其中,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积极探索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满足企业和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办事需求。
群众在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业务
聚焦基层群众办事痛点、难点问题,市政务服务中心通过采取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数字赋能等举措,持续深化基层政务服务改革,让越来越多的“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落地成真。
“以前报销需要拿着一摞发票来回奔波,手续繁琐、耗时耗力。现在不用出门,在家里就可以在线申请,便捷又高效。”指尖操作零跑腿,在手机上一键完成医保报销后,唐先生对现在的“医保报销网上办”服务赞不绝口。
为满足不同群体需求,我市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力,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构建“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多点可办、现场帮办代办”的立体化服务网络,目前省级明确的194项乡村事项中已有170项实现全程网办。同时,针对特殊群体,建立“预约服务+帮办代办”机制,为老弱病残孕等群体提供上门收件、指导填表等暖心服务。
“以前办事要提交大量资料,还容易遗漏,现在系统自动共享材料,填张表就能办好。”谈起如今“一窗同办”的便捷,陈女士连连点赞。
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相关问题
服务流程优化是提升群众可感度的关键。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跑多次、多头跑问题,我市以“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为目标,在乡镇(街道、新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一窗通办”模式,将多个部门的高频事项集中到综合服务窗口办理,实现业务受理“一站式”服务。目前,全市95个乡镇(街道、新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社保、民政、医保、婚姻登记等高频事项集中到综合服务窗口办理。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还依托“好差评”平台畅通群众反馈渠道,形成“评价 - 反馈 - 改进”闭环管理,不断提升服务规范化水平。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作风建设为着力点,深化基层政务服务改革,全力打造高效、便捷、优质的乡镇政务服务体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把事办实办好。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