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安顺

村中有“数” 振兴有“智”——我市探索“党建+大数据+乡村振兴”推进数字赋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各位老乡,以后很多事情不用去县政务大厅了,来村里就可以办事、查询、打印相关凭证……”1月22日,紫云自治县猫营镇黄鹤营村村支书黄恒礼针对村里新安装的“数智乡”平台,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告知广大村民。

图片

黄恒礼正利用数字乡村平台查看村里情况

“这个平台操作简单,只要一刷身份证,很多业务都能在线上办理,功能实用,给大家省了不少事。”黄恒礼介绍,上面各种惠民政策、办事流程写得清清楚楚,业务审批、处理都很及时,乡亲们办事更方便。

黄鹤营村数字乡村平台只是我市探索“党建+大数据+乡村振兴”推进数字赋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缩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强调,提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如何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2022年以来,我市聚焦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发挥,主动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探索“党建+大数据+乡村振兴”,在8个县(区)各选5个村共40个村作为试点,建设数字乡村平台,丰富完善数字手段在组织管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便民服务中的应用场景,以数字赋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力量倍增,绘就出和美乡村建设的新图景。

智慧党建添“景”增色

走进平坝区天龙镇兴旺村村民服务中心,一块液晶显示屏悬挂在墙上,显示屏上方写着“数字惠农·智慧兴村”几个大字,显示屏一旁用于后台操作的电脑,这便是兴旺村打造的数字乡村平台。

图片

天龙镇兴旺村数字乡村平台

打开数字乡村平台,可清晰地看到智慧党建、乡村治理、“三务”公开、民情上报、惠农政策、“大喇叭”等模板,随时掌握村庄各方面动态。

“全村所有党员,包括在外务工不能现场参与支部活动的党员,通过手机操作就能参加相关活动,让基层党建活动开展更加便捷。”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依托数字乡村平台,兴旺村将支部建在“云端上”,把理论学习、“三会一课”、发展党员、党务公开等党建工作接入平台,集成视频会议、学习推送、工作安排、实时监测等各项功能,提升党建工作效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抓实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数字化赋能是有效途径。2022年以来,我市综合党的建设好、产业发展好、乡村环境好、乡风文明好、区位条件好等因素,确定包括兴旺村、同合村在内的40个村庄为市级数字化赋能农村基层党建试点村,在试点村建设一套电脑控制系统、一块数字大屏、一套高清摄像头、一套云喇叭、一套会议视频系统,与信息平台智慧互联,探索“党建+大数据+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乡村平台。

通过数字乡村平台,实现了党的声音传递从“院落”搬到了网络。引导40个试点村8100余名党员群众下载使用手机APP,整合利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贵州网院等平台资源,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支农强农惠农政策等学习资料,通过手机APP集中向党员群众推送,并开设主题教育专栏,组织年轻党员、流动党员开展线上学习、交流讨论,拓展理论学习、宣传宣讲的“云端”阵地。与传统的走村串户、院坝会宣讲相比更快捷、更全面、更精准,将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云喇叭”及时直达千家万户。

同时,组织自身建设实现了从“会场”到“现场”。通过数字乡村平台,党组织“三会一课”、日常办公、党务公开等业务集成进入平台,各项任务安排、调度、反馈、考核全流程“入网”。同时,完善组织派单、党员接单等功能,任务点到人头、实时跟踪提醒,党组织工作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既破解了传统方式下党员集中难、跟踪调度难、量化考核难的问题,又把工作的主场从“会场”搬到了“现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积分管理等得到了落实,基层党组织“攥指成拳”的效应逐步显现。

产业发展一“幕”了然

瓜果蔬菜的长势、有无病虫害、产业大棚温度多少……一块屏幕就可以实时掌握全村的产业发展情况。

图片

板当镇硐口村蓝莓种植基地

“过去因技术不到位,田间管理粗放,蓝莓产量上不来,卖相也不好,多亏了数字乡村平台搭建,过去的问题现在都解决了。”紫云自治县板当镇硐口村村支书吴应超介绍,通过数字乡村平台,村里的蓝莓产业完善了安全追溯体系,在种植基地安装高清摄像头,通过数字乡村平台的大屏幕可实现种植全程肥料、农药的精准管控,24小时实时监控,对蓝莓长势实时监测,实现溯源管理。

“只要在家打开APP,通过手机屏幕就能清楚地察看蓝莓生长情况,发现叶子发黄、爬虫,可以第一时间截图发给农业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及时处理。”硐口村蓝莓种植户冯乔妹说,以前蓝莓遭遇病虫害,需请专家上门诊断,时间长、路程远,等得心慌,如今只要通过手机拍张图,便能实现“专家远程看诊”,既方便又快捷。

智慧农业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目前,硐口村已种植蓝莓10000余亩,是全省唯一一个连片种植蓝莓过万亩的村,全村人均收入超过1.8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腊月里,记者来到黄鹤营村产业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油茶树,在基地中央,一个球形的摄像头在不断地“窥视”产业的发展情况。

“无死角实时监控,随时可以查看油茶的生长情况。”黄恒礼告诉记者,有了这个摄像头,一旦发现田间农作物生长有虫害,农业专家不用到现场,便可启动远程会诊,并及时对症下药给出解决方案。“过去我们请专家来指导,一来一回至少大半天时间,现在出现什么病虫害,连个视频5分钟就解决,这个数字乡村平台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

图片

板当镇同合村数字乡村平台

数字乡村平台让农业插上“智慧翅膀”。去年以来,我市在搭建数字乡村平台过程中,逐步完善技术咨询、农资供应、市场销售、产品溯源等功能,在试点村产业基地安装高清监控,对农作物长势、病虫害情况等实行全天候监测。并组织80余名农业技术专家、科技特派员入驻平台,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时监测、精准指导,产业管理、技术服务等插上了“数字”翅膀。

当前,我市正在积极集成电商平台,着力构建线上带动线下、线下促进线上的融合发展格局,实现产业强村富民。

基层治理提“智”增效

近年来,随着经开区幺铺镇阿歪寨名气越来越大,村里的乡村旅游更火了,人气不断上涨。

图片

阿歪寨借助数字乡村平台开展村居治理,让乡村旅游人气越来越旺。

“人气旺了,村里的环境治理压力也不小。通过数字乡村平台,足不出户就可观察村里的环境卫生和实时情况,发现环境卫生问题,第一时间就可以清扫,给游客留下好印象。”阿歪寨村党总支书记韦俊介绍。

数据多进村,乡村治理更有效。我市在打造数字平台建设中,以数字乡村平台为枢纽,整合雪亮工程等各方面资源,完善重要路口、河道、山林等监控设施,接入空巢老人和留守未成年人智能手环,搭建乡村治理数字网格,通过信息采集、跟踪监测、异常报警等功能,村“两委”掌握村情民意的方式从过去包组联户、上门走访变为“指尖一点、民情尽显”,农村社会治安、矛盾纠纷、交通事故以及重点人群安全健康等各方面问题纳入数字网格有效监管,大幅缩短村“两委”掌握情况、作出反应的时间,数字手段打通了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

村中有“数”,不仅方便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农民办事也便捷了。“以前提交证件资料要跑去村委找村干部,办理事务要跑去县里的政务大厅,现在利用数字乡村新配置的‘数智黔乡’平台,许多事情在村里就可以办理,不再需要跑县城了。”黄鹤营村翁弄组村民施安勇说,现在找村里申请低保、就业登记,大部分在手机上操作便可办成,不用来来回回往村里跑。

“通过数字平台,让数据多跑路,让基层干部和群众少跑腿,极大提高了村中便民服务的效率。”黄恒礼说。

图片

经开区西航办事处马厂村智慧管理系统平台

数字平台让便民利民服务实现了从“脚底”到“指尖”。在全市40个数字平台中,实行“一个口子进、多个口子出”,通过链接跳转的方式,将证照办理、医保缴费、建房审批、法律咨询等涉及多个部门、不同层级的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数字乡村平台便民利民服务模块,农村党员群众通过平台可以接通政务服务网、“安心干”就业服务等不同平台,过去群众需要在不同部门之间来回“跑腿”、下载多个APP、在网上反复检索办理入口的民生事项,如今,可以在数字乡村平台逐步实现“一网通办”,便民利民服务更加“触手可及”,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正在成为现实。

下一步,我市将聚焦农村中心任务和农民群众需要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在巩固好40个村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分批向全市推广,推进“党建+大数据+乡村振兴”提质扩面,用好数字手段,推动力量倍增,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伍水清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