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位于黔南州福泉市牛场镇的贵州省有色金属与核工业地质勘查局地勘院绿能星公司黔南指挥部驻地内外,一派忙碌景象。
驻地外,技术员们正抓紧对几个小时前从钻探机场取回的岩芯进行编录、采样等工作。驻地办公室内,项目技术人员们围在一起,对下一步钻孔优化设计施工展开研讨。
“我们在这个片区开展磷矿找矿和矿区企业服务已十年有余。” 贵州省有色金属与核工业地质勘查局地勘院绿能星公司总经理向明坤说。
向明坤说,去年8月,结合大量地表、井内地质、物探等资料,综合应用最新的找矿理论知识,为延长老矿山企业的生产期限,决定在老矿山矿权范围内,启动磷矿风险勘查,根据今年4月中旬的初步成果报告,预计将为企业新增磷资源量达4000万吨。
“按照每年100万吨的年产量来算,可以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近30年!”向明坤为记者算了一笔账。
长期以来,贵州矿产资源勘查主要集中于1000米以浅的“第一找矿空间”,能找、好找的资源基本找到,亟待推动深部“盲矿”探矿。
向明坤说,这次找到的磷矿属于隐伏矿,埋藏深度约在700米以下,钻孔施工深度最深达到了1500米,此次项目施工的最大难点就是钻探施工难度大。
“这片区域地质构造不稳定,地层破碎,钻探取出的岩芯有不少呈现碎渣状或粉状,极易发生卡钻等事故,对施工的技术要求颇高,也让我们在施工中变得小心翼翼。”向明坤解释说。
向明坤回忆:“我们的第一个风险勘查钻孔由于地层破碎卡钻、废孔、重新施工历经了2个月,终于在一个深夜,钻孔见矿了,那一刻,我们兴奋不已,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去年以来,向明坤带领技术团队,克服了施工中的各类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并于今年大年初二,便带队回到项目一线,开展技术研究及指导工作,推动了牛场地区相关项目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
“此次磷矿补充勘探,是牛场地区磷矿风险勘查项目的典范。”贵州绿能星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涛表示,这次在老矿山取得了新的找矿突破,正是公司多年来为老矿山提供技术服务,对周边相邻矿权资料的二次开发利用,分析研究总结取得的成果。
“该磷矿权是正在开采的矿山,矿区内有区域性大断裂,业主认为矿区深部已无磷矿资源。”张涛介绍,通过实践总结成矿规律,项目部综合分析研究,该矿区深部盲区还有许多成矿的可能性。
“技术问题开不得玩笑,深部有矿的结论,来自我们研判成千上万份地质资料及数据,钻探能探出矿,我们心里是有底气的。”张涛说,技术力量是单位服务社会,拓展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技术人员综合研究矿区及周边地质构造,得出矿区深部、区域性大断裂的下盘还有磷矿资源的结论。
临近春节,但钻孔探矿的工作中途不能停止。为了确保钻进液不受寒冷的气温影响而结冰,技术人员不断计算用水量,在项目点上用热水器加热注水,保证钻机正常钻进及岩芯采取率。
随着钻探深度不断增加,每次取芯时间都会延长。到达深部时,需要几十分钟时间才能取出地面。断层附近岩石破碎松散,为防止钻探时埋钻、卡钻,项目部优化处理工艺,在钻探过程中使用附壁剂、注浆等工艺,使施工取芯不掉渣,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每天24小时,机器不停轮转,每孔持续钻进就是一个半月的时间。临近工期,项目部的工作人员只轮休了两天,为企业提前半年完成勘查工作。
“为矿山提供技术服务,涉及一系列完善的综合性技术。得益于项目部自身过硬的专业技术,我们急企业之所急、转变服务思路,主动作为、攻深找盲,在原有矿山的深部盲区探明新增矿石资源量,可以利用现有设备继续生产,避免了企业因矿山资源枯竭面临停产闭坑的情况。”贵州绿能星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令狐东说。
“地勘院绿能星公司黔南指挥部固定人员只有16人,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技术人员的不畏艰苦和默默付出。”令狐东介绍,项目部正在实施的项目近20项,承担项目种类有磷矿、硅石矿、萤石矿等矿的地质勘查,以及矿山技术服务,地质勘查监理等。
其中有黄家坡磷矿勘探——2023年11月20日开始野外工作,春节前完成了野外工作并通过野外验收,春节期间完成了勘探报告编制并通过评审,为业主提交新增磷矿资源量2500万吨。从开始野外工作到报告通过评审,只用了4个月时间。
打石场磷矿勘探——2023年11月26日开始野外工作,综合研究分析勘查区地质特征及地貌条件,协调13台钻机同时施工,同时采用同一位置施工多个斜孔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仅仅5个月时间完成了23个钻孔合计21000米进尺施工,大幅缩短了项目工期。
地勘院绿能星公司黔南指挥部利用技术优势和优质的技术服务保障,按照省委省政府“富矿精开”工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精确探矿”持续用力,积极助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有色地勘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凌 金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