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项目建设完成了将近97%,七月底可以完全交付。在两年多的施工里,我们贵平4标不容易,但是实现了零事故、质量好。”站在轿顶山隧道前,贵平4标生产副经理蒋云飞介绍道。
由贵州交建集团投资建设的贵平4标,自龙里县堆子田、荷麻冲蜿蜒而过,穿越头箐、二箐,最终抵达查山脚,全长仅5.399公里,却包含3座隧道,桥隧比62.6%。
临近交付时间,蒋云飞回头看却很难。他常叹,“贵平4标就像小型的地质博物馆,过去没有遇到的难题,在贵平4标都遇到了。”
回想起最初进场时,由于隧道内部频现泥沙松散、碎石滚落的现象,一连三个月只推进8米工程。
“那时候每天就是找方法。”面对难点,有着几十年高速公路施工经验的蒋云飞也无奈地摇了摇头。
为有效应对轿顶坡隧道开挖过程中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贵平4标施工管理团队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稳推进”的施工原则。充分利用超前水平钻探、超前地质预报等技术手段,提前精准掌握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
同时,采取超前预注浆、径向注浆、加强护拱等工程措施,并强化安全技术交底和班前教育,严格落实“安全吹哨人”制度以及值班值守等安全管控措施。通过这些全方位、多层次的举措,确保了轿顶坡隧道左洞顺利贯通,实现了零误差、零伤亡的优异成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梓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