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贵阳国家基准气候站监测到日最高气温为34.9℃,刷新连日的最高气温。有网友直呼:贵阳气温险入“高温群”,也有网友担忧:避暑之都失守了。情况真有如此严峻?贵阳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台长李扬表示:别怕,避暑之都固若金汤。
当天下午,贵阳国家基准气候站观测场百叶箱里的气温确实升得有点让人担忧,从早晨7点22.7℃开始,到16点气温升到34.7℃,16时02分,气温直接升到34.9℃,差0.1℃就达到高温的“最低标准”。
好在34.9℃仅维持了1分钟,到16时03分时,气温下降了0.1℃,并保持继续下降,到18时气温降到32℃。
据贵阳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台长李扬介绍,纵观全国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的区域,还没有出现高温的贵阳已经对得起“避暑之都”这块金字招牌。“在贵阳周边同被副热带高压影响的大城市,没有到40℃,都挤不进‘高温热榜’。”李扬说。
针对广大市民对避暑之都失守的担忧,李扬明确表示,避暑之都固若金汤,即使贵阳气温达到或超过35℃,那也是小概率事件,持续时间不会长,更不可能会达到40℃的高温天气。“因为贵阳的地理位置和海拔不允许高温天气‘撒野’。”
其实,贵阳也出现过高温天气,不过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从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贵阳本站出现35℃以上的天数就有20天,其中1951年3天、1952年10天、1953年4天、1958年1天、1961年1天、1988年1天。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37.5℃,出现在1952年7月5日。
贵阳市气象台预计,近几天全市维持晴热少雨天气,最高气温可能会达到34℃甚至以上,广大市民要继续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相关部门务必全力做好抗旱保民生工作,全市气象部门也将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发布最新天气动态,并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抗旱作业,确保粮食丰收。
石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昌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