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今天早上天气预报说最高气温32℃,为何下午车上显示的是37℃?”“气象台的预报又‘跑偏’了吗?说好的32℃呢?”6日,有网友反映贵阳当日气温在车内显示直逼四字头。7月7日,记者到贵阳市气象台了解具体情况,为网友“讨说法”。
对此,贵阳市气象台台长李扬介绍,6日早晨7时贵阳市气象台发布的早间天气预报确实称白天最高气温为32℃,而实况是31.8℃。“从天气预报的角度看,实况和预报基本吻合、没有‘跑偏’。
至于网友车上的温度与气象部门测到的实际气温偏差过大,李扬表示这很正常,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测量的地方不一样。网友称车上的温度多数是在市区的温度,由于市区海拔与东山本站相差100多米,地势越高温度自然越低。此外,市区气温更容易受汽车尾气等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故而与东山本站观测场中测到的气温相差3℃左右实属正常。
测量的仪器不一样。气象部门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放在百叶箱中,而百叶箱的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等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气温是指离地面1.5米处的空气温度。这也是世界气象组织统一规定的标准,它代表着自然状态下,不受干扰的标准空气温度。因此市民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温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气温度。
测量的环境不一样。6日白天,同为市区的多个气象监测站测到的最高气温也有较大差别。例如主城区新路口监测站的最高气温就超过35℃,而黔灵公园的气温却只有28.5℃。显而易见,气温高的监测站相对来说主要建在四周基本是楼宇和公路环绕区域,而气温低的站点主要建在靠山、靠水的地方。
由于贵阳是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中有林、林中有城的中国“避暑之都”,只要不被太阳长时间直射,微风吹过同样感受到阵阵清凉。特别是看到周边部分城市夜间气温仍然“3字头”的时候,气温“2字头”的避暑之都优越感就不言而喻。
(石奎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晨)
编辑:李奕璇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