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其中“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网约车投送”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新作案手法。2024年12月30日,宁波的T3出行网约车司机张师傅在接单时,就接到了一笔“可疑”订单。这单网约车很是蹊跷,不送人,只运送包裹。察觉异样后,张师傅果断向宁波派出所报警。
日前,宁波T3出行网约车司机张师傅受到宁波市公安局江北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反诈分中心的嘉奖。
接到的“乘客”竟是包裹
2024年12月30日,司机张师傅在接单过程中接到一笔从慈溪市古塘街道金仕华庭至宁波市江北区澳泊森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的“可疑”订单,上车的“乘客”是一个密封好的包裹,当时送出的乘客称是家中孩子的物品,自己不上车了,并且特定在该包裹上进行了标注,并给了他一个电话号码,要求将快递送到网约车的下车点,到时候会有人来进行领取。
因平台经常开展网约车反诈宣传,平时也和朋友经常聊到过防诈的内容,司机觉得这个包裹非常可疑,再加上这笔订单的部分细节和平台宣传“可能是诈骗人员运送包裹的行为”有多处相似,张师傅当即联系公安,并把包裹第一时间送往公安机关,经民警对该包裹查验后发现该包裹内用一条保暖裤包裹了物品,打开后发现实际保暖裤内并非日用品,有9捆1万元的钞票跟5000元左右的散钱,总计现金95000元。
接到报警后,宁波警方迅速介入调查,很快发现这并非一起简单的运送包裹的案件。民警初步判定该笔资金可能是被“电信诈骗”受害人送出的受害人资金,之后通过对打车的乘客身份进行研判,该笔资金实际是由一名叫龚某某的女性送出,确定了该笔资金为受害人资金,随着侦查的深入,一个精心策划的“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网约车投送”新型电诈案浮出水面,打车人龚某某遭遇了电信诈骗,并将其成功拦截。
网约车司机警惕变电诈“工具人”
“将网约车用作电信诈骗的洗钱渠道,增加了抓捕逃犯、打击诈骗行为以及追缴赃款、挽回损失等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宁波市公安局江北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反诈分中心民警表示,这种新型诈骗给资金流向分析工作带来困难。网约车作为日常出行工具,涉及的信息复杂多样,不仅加大警方筛选可疑交易信息的难度,也增加误报和漏报的风险。此外,犯罪团伙还可能利用网约车平台司机,诱导其参与洗钱活动,模糊犯罪边界,使案件调查更加错综复杂。
查询资料发现,2024年针对诈骗分子通过网约车将黄金、现金等贵重物品运往指定地点或者交给特定人员,以不见面、不现身份的方式将黄金、现金取走,最终成功转移赃物赃款的做法,仅T3出行的网约车司机就发现了8起,涉案金额达到20多万元。
T3出行安全中心总经理何群透露,目前T3出行正紧锣密鼓地整理并分析相关案件资料,结合网约车司机实际情况,通过向平台司机发布公开信、进平台企业开展反诈宣讲等方式,增强平台司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并且乘客要求司机仅送货的话,司机可以拒绝为乘客继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