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发布16条暑期避暑路线,其中“探云贵山水景观·享滇黔舒爽人生”线路成焦点;第七部《康养蓝皮书》揭晓全国康养20强市,遵义、六盘水双双入选;携程数据显示,贵阳跻身暑期国内游TOP5城市,马蜂窝平台六盘水成避暑旅居首选地……这个夏天,贵州凭借夏季气候凉爽、自然风光优美、中草药资源丰富等优势正成为全国避暑康养热门目的地。
天然空调催生“候鸟经济”
贵州森林覆盖率达63.3%,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6%,夏季平均气温23℃,是全球同纬度最凉爽的区域之一。
盛夏来临,遵义市赤水天鹅堡·天岛湖景区又迎来了上万名来自四川、重庆等地的“候鸟式”旅居游客。该景区内的天鹅堡森林康养基地于2017年就被列为贵州首批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天岛湖森林康养基地也于2019年获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游客可以慢慢来,服务必须跑在前。能吸引回头客源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康养软硬件服务。今年3月初,景区周边的村、社区与该景区协同合作,开展提升服务品质的行动,勾画新停车线、检查更新设施、家政培训等,尽力提高旅居游客满意度。5月以来,天鹅堡·天岛湖景区已迎来超万名避暑游客,预计7月至8月高峰期将达到5万人。
从单一避暑到全域康养
7月4日,在2025贵州中医药康养产业发展对接会中,贵州省旅游民宿协会发布“草木织梦·山水愈心”贵州省中医药康养旅居线路。
这是贵州首次系统性推出省级中医药主题康养旅居线路体系,线路精准串联了贵州众多世界级自然景观、绚烂民族文化瑰宝,并有机融入苗医侗药、瑶浴古方、阳明心学、红色文化、天文科技等,在民宿实景中呈现的“五感疗愈”体验,推广“民宿即康养目的地”的理念。
除了中医药康养体验外,贵州夏季凉爽的气候、适宜的海拔,也吸引不少运动爱好者前来“打卡”。
今年是六盘水马拉松举办的第十届。十年来,赛事累计吸引了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3万余名跑者参与,形成“马拉松+避暑康养”黄金线路,让游客“跑中观景,跑中康养”。
构建康养产业标准化体系
为保障康养产业长效发展,贵州陆续颁布《贵州省养老服务条例》《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文件,为贵州康养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及政策支持。
以“康养胜地、人文兴义”为城市品牌定位的黔西南州曾被联合国国际老龄问题研究所(INIA)授予“世界康养示范城市”称号。
黔西南州已出台《关于加快康养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等文件。《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将该州定位为“国际山地运动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
贵州财经大学现代康旅产业学院副院长王超认为,结合贵州各项优势,贵州康养旅游产业未来可通过构建标准化体系、开发康养资源、融合多元业态、塑造康养品牌和完善的政策支持等创新路径,实现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的协同发展,助力贵州从“山地公园省”向“国际康养高地”转型。(记者 刘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