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贵州

精准对接供需 深化协同育人|贵州省就业培训联盟打造技能人才供应链

南州平塘县缝纫工“订单式”培训班现场,学员们正跟随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认真学习识边、挂边、缝合、穿眼、上领等一系列专业技能,培训结束后,学员们还将参加考证,既为当地轻纺行业和企业输送新鲜血液,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又能提升员工求职技能,增加收入。

贵州磷化工和新材料技能培训基地。张春雷摄.jpg

贵州磷化工和新材料技能培训基地现场

企业“有活没人干”?就业培训联盟解燃眉之急。我省新能源汽车代表企业吉利汽车银河车型上市期间,大量扩产急需技术工人,联盟第一时间采取组织培训、校企合作、市场招聘、市外输送等多种方式,及时输送1000余名技术工人,不到一个月就帮助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

“过去我们常为招不到熟练技工发愁,现在联盟直接把‘人才车间’搬到了厂门口。”这是许多企业的共同心声。

4月1日,贵州省就业培训联盟正式启动。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和“六六就业稳岗计划”“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工作部署,联盟创新构建“政府+院校+企业+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由人社、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发改、工信、农业农村等有关主管部门,协同重点企业、院校、培训机构(基地)、人力资源机构及行业协会共同参与,通过整合政策、资金、技术、师资等资源,打造“培训-就业-产业”闭环生态,形成技能人才供应链,推动职业技能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微信图片_20250512010341.jpg

贵州省就业培训联盟启动仪式现场

联盟明确了“做实供需对接、做好资源整合、做强多元培训”三大核心任务,要求建立服务清单、需求清单、培育清单、储备清单“四张清单”,创新“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一体化项目培训模式,高质量推进“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促进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增收。

目前,磷化工和新能源汽车就业培训联盟已初见成效。新能源汽车联盟方面,开展培训1.2万余人次。磷化工联盟方面,依托福泉、瓮安省级磷化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等各类平台载体开展培训2.2万人次,为磷化工企业输送3200余人。

下一步,贵州将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工作原则,逐步推动全省重点产业就业培训联盟建设,深入打造“贵州技工”“黔菜师傅”“黔灵家政”“黔旅工匠”培训品牌,提升全省技能总体水平,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为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充分就业注入新动能。

从“各自为战”到“链式协同”,贵州省就业培训联盟的创新实践,不仅打通了人才供需“最后一公里”,更探索出一条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的新路径。当课堂与车间无缝衔接,学生与技工身份自由切换,技能人才正成为贵州新型工业化的强劲引擎。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黄军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