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熊航
周末晚餐时分,贵阳市万象城丽炙活龙虾帝王蟹自助餐餐厅,吴世宇一家在排队40分钟后,终于等到叫号,直奔角落刚收拾完的一张空桌。
这家去年7月份开业的贵州首店,曾创下单日最高销售额达15万元的纪录。“我们计划今年年底在贵阳再开一家新店。”丽炙活龙虾帝王蟹自助餐贵阳市万象城店副店长夏远海说,作为一家中高端自助品牌,今年一季度,门店周末和节假日排队到晚上八九点,翻台率超3次/天。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伴随《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紧锣密鼓地落地,贵州奋力拉动消费“马车”加速驰骋,让浓浓的烟火气再度升腾。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
屏幕下方弹幕飞速滚动——“什么时候发货?”“已下单,坐等贵州味道!”贵州佳里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电商部经理陈浩告诉记者,类似场景每天上演,今年一季度,陈薯酸辣粉电商整体销售额达1.8亿元,同比增长30%,订单量同比增长5%。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贵州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37.00亿元,同比增长21.7%。
“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打通了农村消费‘最后一公里’,乡村消费潜力释放是一季度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康文峰说,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发力,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完善和电商发展质量提高,让农村居民“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
以旧换新激活消费潜力。“政策成了最好的促销员,今年一季度,在以旧换新政策的助力下,小米贵州地区手机销量同比增长91%,营业额同比增长115%。”小米贵州公司市场负责人刘星宇说。
2025年1月20日,“国补”政策首次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数码产品纳入购新补贴范围,小米贵州公司积极响应,将热销机型叠加品牌补贴。“以小米15为例,在‘小米补贴+国补’的优惠下,消费者最高可节省超2000元,旧机残值也可以抵扣购新机。”刘星宇说。
在贵阳北京西路爱玛电动车门店,店长罗国江翻着台账,一季度电动自行车销量同比增长近两成,补贴政策让“以旧换新”成为部分消费者刚需升级的“催化剂”。
这场“焕新”热潮背后,是政策红利与企业策略的深度耦合。数据显示,自1月20日贵州启动2025年商务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以来,截至3月31日,省商务厅已使用补贴资金16.14亿元,鼓励消费者换新消费126.53亿元。
“一季度,贵州消费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乡村市场潜力释放、城乡消费结构优化以及消费升级、政策激励及线上经济扩张效应。”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康文峰说,后续需要继续优化政策,强化政策精准性,进一步推动城乡消费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并依托大数据、文旅融合和电商新生态巩固增长动能。
以数观势
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3%。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汽车类增长9.9%。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7%。
截至3月31日,省商务厅已使用补贴资金16.14亿元,鼓励消费者换新消费126.53亿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