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贵州

贵州高校构建高质量育人新生态 多元化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贵州高校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着力构建起高质量就业与创业育人的新生态。从企业车间到大学科技园,从课堂实训到市场实战,一条条充满机遇的青春之路正在中大地铺展开来。

访企拓岗:织密就业需求对接网

3月21日,贵州医科大学北校区广场上人头攒动,一场校园招聘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活动现场,用人单位积极展示岗位需求,毕业生主动与企业深入交流,全面了解就业信息。

“招聘会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优质高效的就业平台。”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曾柱表示,学校持续推进“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严格落实“访企拓岗”要求,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深挖潜在就业机会。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黄金期,各高校负责人带队走进企业车间和实验室,持续拓展就业岗位,开启了一场场“人才与产业”的深度对话。

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院士带队赴中航重机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就人才培养、科技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贵州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战勇率队前往华为公司贵安云上屯园区,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此外,为破解部分专业的就业难题,各高校还积极推动二级院系“靶向攻坚”,以学科专业点为单位开展走访,邀请相关企业进校举办小而精、专而优的专场“微招聘”,让求职从“广撒网”转向“靶向发力”。

生态孵化:点燃创新创业“星火计划”

如果说“访企拓岗”为毕业生铺就了就业之路,那么贵州大学科技园则通过生态孵化点燃了创新创业的星火。这座国家级科技园成立以来,已累计孵化企业409家,园区产值从2021年的1.87亿元提升至去年的4.23亿元。

走进科技园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工商注册、财税咨询、投融资对接等全链条服务高效运转,创新创业导师库的专家们为项目提供精准指导。甲秀茶品牌创始人付豪便是受益者之一——这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在校生,在导师指导下依托茶学院技术支持,带领团队研发出“南桂飘香”“茉莉毛尖”等创新茶饮,年营收突破800万元,吸纳20余名应届毕业生就业。

科技园的孵化工作不仅局限于提供服务,还积极推动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贵州黄牛产业集团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入驻后,科技园积极推动其与动物科学学院开展技术合作,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该公司已吸纳贵州大学16名毕业生就业,实现了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科技园将进一步强化科研与经济、创新成果与产业、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的对接。”贵州大学科技园主任王爱华表示,通过支持黔龙众创空间举办创新创业沙龙、训练营、创业经验分享等活动,越来越多的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开展实践。同时,学校科研服务机构也为大学生初创型企业提供了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和技术转移等服务。

校企共育:架设职场衔接“高速通道”

在创新创业的沃土上,贵州高校通过“校企共育”模式,架设起一条从校园到职场的“高速通道”。3月21日,贵州理工学院首批磷化订单班毕业生韦海林结束了在四川的岗前培训后返回贵阳,将开启自己的职业新旅程。

2023年,贵州理工学院与贵州磷化集团签订订单式定向委培协议,在校遴选学生成立订单班。通过学院推荐、集团面试等环节,韦海林成为首批订单班学员,并于毕业后顺利入职贵州磷化开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少走了很多弯路!在订单班,我们接受了更加专业的课程学习,企业的老师还为我们开展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韦海林感慨道。

在贵州理工学院与贵州磷化集团的“订单班+定向科研”模式中,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内容安排、实习实践教学、毕业设计指导等环节,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实现从人才培养到就业的无缝衔接。“企业需要什么,课堂就教什么。”贵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蔡诚表示,这种“靶向培养”模式培养了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也让校企双方摆脱了“用工荒”与“就业难”的双重困局。目前,2024届“磷化订单班”的18名学生已入职贵州磷化集团,2025届订单班的18名学生签订了三方协议。

同样,贵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强化就业、专业、行业、企业“四业”联动,与成都铁路局、昆明铁路局、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利发动机贵州基地、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开设订单班培养,实现学生“入学即入职”目标。该学院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稳居全省前列,学生就业满意度调查结果均超过95%。

从实训车间到孵化园,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贵州高校正通过多元化路径,为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与创业机会。在这片土地上,更多像“甲秀茶”这样的创新品牌将破土而出,更多“订单班”学生将接力奔跑,在产业振兴与乡土深耕的交响中,写下属于青年的时代注脚。(记者 王雨)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