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贵州

高度、力度、速度!“桥”见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

在春日里奋力冲刺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3月7日,花江峡谷大桥全桥桥面贯通。这座“横竖都是第一”的高桥,不仅是山秀水间新添的超级工程,更是贵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这是一座“横竖都是第一”的世界级桥梁,彰显了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高度。

贵州,这片特殊的地质地貌上。修桥,没有现成的技术可以完全复制,每一次桥梁的拔节生长,都是贵州高质量发展高度与深度的见证。

回顾过往,贵州桥梁建设成果斐然。

2009年,世界首座山区峡谷千米级跨径桥梁坝陵河大桥建成,两岸通行车程由1小时缩短为4分钟。

2015年,沪昆高铁北盘江大桥合龙,和谐号高铁列车通过大桥仅需要6秒。

2016年,鸭池河大桥通车,贵阳至黔西的时间减少了一半。

2019年,平塘的“天空之桥”横空出世,贵州连接南方的横向“大动脉”就此打通。

2021年,位于5A级风景区及水源保护区的花鱼洞大桥与环境和谐相生,施工实现了全程“水源零污染、景区零干扰”。

目前正在建设的花江峡谷大桥,正在改写新的世界纪录,书写贵州高质量发展新高度。

花江峡谷大桥因跨越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而得名,是贵州省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2022年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建成。

花江峡谷大桥以桥面距水面625米的垂直落差,刷新“世界最高桥”的纪录超越高度达565米的北盘江大桥时,不禁让人感慨:能打败贵州桥的只有贵州桥。

少有人知的是,这相差60米的高度背后是近百名建设者全年无休,以“一天也不耽误”的信念鏖战在悬崖绝壁间,仅用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钢桁梁安装,创造了新的“贵州建桥速度”。

在离地600米的钢索上,建设者们将天堑变成通途。“横竖第一高桥”刷新的不仅是数字变化,更是贵州基建从“跟跑”到“领跑”的一次次自我突破。贵州用万桥飞架的壮阔图景,在群山之间写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这是一座展示中国创新能力的“标杆桥”,彰显了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力度。

 

贵州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小省办大交通”的壮志豪情。贵州一直以“稳”为主基调,“进”是大方向,积极狠抓大抓“大项目”,持续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构筑起全国领先的高速公路网络。

桥梁,是变量,贵州高质量发展是常量。

2015年,贵州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

2024年,贵州高速公路总里程达9042公里,公路总里程突破22万公里;

2025年贵州计划实现“市市通高铁”,全省高铁通车里程突破1900公里……

这不仅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飞跃,更是贵州人民敢想敢拼、勇于突破精神的生动写照。

要突破,必创新。创新不是实验室里的纸上谈兵,而是在群山裂谷间与大地较量的实战答卷。中国创新能力的“标杆桥”当属花江峡谷大桥,面对全球山区桥梁建设的共同难题,它交出了“中国方案”。

在高山峡谷建桥,犹如在悬崖边走钢索。花江峡谷大桥自带“智慧基因”,桥面板吊装采用的是智能缆吊系统,实现毫米级精度吊装和一键寻址操作,减少了人力,降低施工的风险,在施工过程中能更安全,更高效。

主塔下方智慧控制中心,集30余套高清摄像头与监测传感器,实时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监测吊装全过程,自动预警保安全。

大桥主缆植入如发丝细的光纤光栅,形成“智慧索”,“智慧索”监测到的数据,可以实时反映主缆的受力变化情况、内部温度湿度环境,及时预警风险隐患,为大桥维护保养提供精确的参考数据。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胜林说,针对峡谷强风环境,首创了新型气动翼板结构;针对高空作业安全,研发了全时态智慧监测系统。这些经验已被纳入国家桥梁技术标准,未来将惠及“一带一路”沿线类似工程。

过去不代表现在。贵州以真抓敢干撕掉了旧日“交通闭塞”的标签,以开放之姿和实际行动为世界贡献着“贵州智慧”。

这是一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桥”,彰显了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速度。

“三年架起一座千米级大桥”“仅用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钢桁梁安装”当世界惊叹于花江峡谷大桥的贵州速度时,贵州人更懂桥的另一重深意——那些跨越天堑的钢索,是贵州因地制宜、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迅速落地的见证,它正在牵引山乡巨变。

大桥建成后,将加速贵阳、安顺、黔西南城市群的资源互通与产业协同,为贵州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注入强劲动能,为贵州迈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添砖加瓦。一个集观光游览、深度体验、优质服务于一体的桥旅融合综合体正逐步成型。

花江峡谷大桥的傲然矗立,不仅是中国桥梁建设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更是贵州儿女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精神的真实写照。

当国际工程师组团来贵州“取经”,北盘江上“排排坐”的世界高桥向天空致以诚挚的“问候”,贵州,正以春天为起点,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从一座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花江峡谷大桥的建成无疑是一个鲜活例证。

策划 成嘉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玲 刘青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