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贵州

绘就乡村“兴”风景 ——代表委员热议贵州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绘就乡村“兴”风景

——代表委员热议贵州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3月的北京,春风和煦。

全国人大代表,东南州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培坤,把黔山深处的喜人“春讯”带到北京:塔山村实现了从“空壳村”到“亿元村”的蝶变。

时光回溯到10年前。塔山村干旱缺水、土地贫瘠、产业薄弱。如今的塔山,焕发新颜。黑毛猪、小黄牛等产业蓬勃发展,还带动大有镇12个村共同发展,累计兑现分红上千万元,130名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塔山村是贵州全省上下有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精彩缩影。

今年全国两会,乡村全面振兴的话题备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党政同责,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不断推动人往基层走、政策往基层倾斜,选派了3.1万名干部驻村帮扶。

贵州坚持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运用大数据监测预警,结合农户自主申报和干部日常走访,全省累计识别监测对象81.4万人,户均享受帮扶措施3.5项,62%的监测对象已消除风险,“3+1”保障动态清零,全力做到了眼到、手到、政策到。

黔西南州应用“三看一算”方法,累计识别监测对象8万余人。全国人大代表,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州长黄兴文介绍,该州通过产业项目、稳岗就业,强化“3+1”保障,持续实施兜底保障政策及发放惠农补贴等措施,实现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

守住底线,消除风险,还要抓发展、促增收。而就业是增加群众收入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性举措。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的贵州,跨省务工农村劳动力常年保持在600万人左右。“贵州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持续深化与东部省份劳务协作,在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建立了138个劳务协作站。”全国人大代表,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张集智介绍,这些劳务协作站在贵州外出务工人员精准就业、权益保障及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也是增加群众收入的关键所在。贵州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不断做优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增收。

铜仁市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大力推动以生态食品、饮品、药品“三品”产业发展,走出一条强村富民新路子。全国政协委员、铜仁市副市长王飚介绍,2024年,该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经过五年努力,黔山贵水间处处是“兴”景:全省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乡村面貌持续改善,脱贫基础更加稳固,乡村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张集智代表亮出一张成绩单:贵州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2020年的11642元,增加到2024年的15856元,年均增长8%。

春山可望,振兴可期。贵州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正以昂扬姿态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贵州的乡村也正逐渐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记者 杨聪 谢朝政)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