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好春光,产业在攀高。
全国两会前夕,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2×660兆瓦)2号锅炉水压试验告捷,项目向2025年双机组投产目标又迈出坚实一步。
下半年,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还将启动建设配套的规划容量750兆瓦新能源项目,待全部建成后,将促进贵州加快构建煤电与清洁能源协同互补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
这是贵州全省上下加快落实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头号工程”的有力注脚,也是贵州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战略引领,加快构建贵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的生动诠释。
看已有产业焕新,多元技术百舸争流,链条耦合、环节融通的发展生态不断完善——
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巍介绍,“煤—焦—电—气—化”一体化发展模式,正让煤炭资源由燃料向原料,进而向材料转变。
煤炭产业加速“产—洗—运—配—销”全产业链发展,电力产业推动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力,粗苯、煤焦油、焦炉煤气3条新型煤化工精深加工路线明晰、产品多元。
仅看其中的新型煤化工板块,聚焦“千亿级产业集群规模”目标,产业持续扩容提效。目前,六盘水已建成贵州省规模最大的高纯氢生产线,成功引进山西三强焦油深加工等项目,正加快推进永荣集团煤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落地。
“贵州磷和锰等关键材料、矿产资源和电力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与贵州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为贵州‘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提供产品技术支撑力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肖立书说。
作为央企中国电子的重要二级子企业,当前,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在贵阳市高新区、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布局了锂离子三元正极材料和钠离子正极材料生产基地,累计投资近40亿元。
观未来产业启航,围绕战略所需、市场所要抓研发,创新引领、发展提质的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依托较为完整的航空配套产业链,安顺今年明确要抢抓省里支持建设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机遇,在这一拥有万亿元市场前景的赛道蓄势“起飞”。
“立足安顺航空产业基础,我们正大力发展低空飞行器装备制造,不久的将来,大家在家门口收到的快递,可能就是安顺造的无人机送来的。”全国人大代表,安顺市委副书记、市长尹恒斌一席话,展现了贵州航空产业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等重大挑战面前实现的“关键一跳”。
AI发展越来越快,与强大的算力支撑分不开。最近爆火的《哪吒2》,有着强大的算力渲染支撑,贵州贵安超算中心就承接了40%的渲染工作。
“这从侧面显示出贵州在AI产业链算力布局上的前瞻和深度应用。”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图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勇说,在AI时代,贵州一方面可以在大模型应用上加快发力,做好“跟跑”培育产业链;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全国算力高地这一比较优势,厚植AI产业的算力土壤,把“东数西算”“东数西训”落地落实。
未来,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驱动下,贵州将持续以“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强链聚势,推动工作重心转移、思想观念转变、经济发展转型取得更大成效,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持续夯实工业“第一动力”,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必将“黔”力无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