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贵州

算力,如何重塑西部地理价值?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西部新变量

喀斯特高原上的贵州正隆起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西部新极。从百座高桥飞架的“基建密码”到哪吒IP的文化解码,从山地高效农业的生态方程式到现代产业体系——贵州以“三不沿”之躯,在大山褶皱间重构发展逻辑。系列报道《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西部新变量”》,探寻西部如何将地质屏障转为创新势能,让世界级旅游IP与全球贸易链共振?答案,或许藏在每座桥的钢索、每块梯田的等高线和每帧动画的算力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成为各行业“必争之地”。

三年前,中国启动建设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其中,成渝枢纽、内蒙古枢纽、贵州枢纽、甘肃枢纽、宁夏枢纽五大枢纽节点位于西部。

三年以来,我国从东部沿海的繁华都市,到西部内陆的偏远山区,一个个算力中心、数据中心拔地而起,一条条数据“高速公路”纵横贯通,目前,我国算力总规模全球排名第二。

在中国数字经济版图上,贵州正以独特的战略价值打破传统地理边界。作为八大枢纽节点中唯一兼具能源、气候、地质三重优势的西部省份,贵州不仅承载着东部数据处理的转移重任,更在算力资源的布局与优化中,探索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算力建设新路径。

“每1秒3亿亿次”,这是贵州智算能力成绩单。《哪吒2》掀起国产动画渲染技术新浪潮,DeepSeek等大模型开源引发全球AI竞赛,正在打造“中国数谷”的贵州,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产业,努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数字产业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从“地理边缘”到“算力高地”

根据工信部数据,2024年中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880万。在成渝、贵州、宁夏等地,算力不仅支撑影视渲染、科研计算,更深度融入工业互联网和智慧城市。

在贵安超级计算中心,数百台服务器整齐排列,运行灯闪烁,海量数据从这里输送至全国。最高峰时,1000张高性能显卡全部调动,这么大的渲染算力集群,目前在国内位居前列。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图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勇说,电影《哪吒2》超过40%的特效镜头,由贵安超算中心提供渲染算力保障。“随着贵阳越界影城IMAX GT的走红,有媒体报道说,贵州接住了《哪吒2》的泼天富贵,这很准确,为《哪吒2》贡献算力的同时,贵州算力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渲染,是指用软件从模型生成图像的过程,目的是为了让物体、角色更加真实生动。想要影视镜头的渲染制作精良,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

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贵安超算中心项目运营主体,该公司综合部部长彭本告诉记者:“我们有1200张高性能图形处理器,700多台服务器24小时不间断地向外输出算力,仅仅1秒钟,数据就可以运算3亿亿次。电影中一闪而过的特效镜头,如果用一般计算能力来做,需要3天到5天时间,而同样的情况,贵安超算中心只需要几个小时。”

截至目前,贵安超算中心已累计为《哪吒之魔童闹海》《流浪地球2》《深海》《三体》《飞驰人生2》等150多部热门影视作品提供渲染算力支撑。

那么,为这么多优质影片赋能,缘何是贵州?

彭本黔透露,公司成立之初业务量并不乐观,为了赢得更多发展机遇,他们去到北上广深找业务,发现超算在影视渲染方面大有可为。于是在2021年1月,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深圳瑞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由贵安新区超算中心提供设备,深圳瑞云向中心购买算力服务。“深圳瑞云作为影视渲染的头部企业,他们有业务,我们有强大的算力,自此,数字内容制作成为我们最紧俏的市场化应用。”

除了以影视渲染为核心的数字文化产业外,贵安超算中心还开展以科研计算为核心的算力服务,目前已为广东、上海、湖北、四川及贵州等多个省市输送算力约2800万卡时,提供算力科研服务3000次以上。

贵州大学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贵州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秦永彬说:“贵安超算中心与外地企业取长补短,吸引外地企业租用贵州算力的做法值得推广。而算力作为多元应用场景的‘心脏’,除了租用算力外,贵州还应有效利用自身优势,吸引大模型企业在贵州落地应用。”

为做大集群,贵州创新提出了“一业一链主一平台”的发展模式,在每个行业中选择一家龙头企业作为“链主”,通过搭建行业赋能平台,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和发展。目前,贵州已有上万家企业参与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融合改造,覆盖超90%的规模以上企业,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黄勇介绍,“截至2024年底,贵州省总算力规模达到57Eflops,约占全国算力总规模的23%,完成算力交易额113.51亿元,在全国来说都属于较高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实上,算力,正在重塑西部地理价值。

宁夏是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算力枢纽和互联网交换“双中心”,致力于打造中国算力之都。全国人大代表、智慧宫国际文化传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时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宁夏建成全国首批“万卡级”智算基地,还有人工智能芯片适配基地,可提供芯片测试、验证服务。宁夏独特的政策优势正吸引众多企业布局,推动算力产业快速发展。

内蒙古算力总规模达到9.4万P,其中智算8.7万P。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说,算力耗电量是非常大的,内蒙古可再生能源非常丰富,加大风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算力中心在内蒙古的发展非常有前景。

织就智能时代的数字地基

贵州凉爽的气候利于降低数据中心能耗;加之地处西南内陆,地质结构稳定,又有服务东部南部地区距离上的优势。同时,获批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国家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及数据知识产权试点;正在建设全国最大的单体智算集群……这些“政策大礼包”和得天独厚的条件,让贵州正在成为数字时代的“风水宝地”。

贵州筑牢智算坚实“底座”,在算力、时延、节能、安全等方面不断提升。

大算力需要强大的运载力做支撑,贵州加快高速、可靠、低时延通信网络建设,目前已与40座城市网络直联,形成了贵阳贵安至省内市州单向网络时延3ms内;至成渝及粤港澳10ms内;至长三角、京津冀及内蒙古、甘肃、宁夏地区20ms内的三级时延圈。

彭本黔说,“低时延、高可靠的网络体验,是贵安超算中心能够做大智算业务的关键因素。”

全国人大代表黄勇介绍:“贵州建成了全球首条400G算力通道,还开通了贵阳至深圳间弹性带宽通道,目前正在推进‘东数西算’南部数据大通道建设。”正是这些硬件优势,或许更能回答贵州为何成为影视制作企业的心头好。

此外,贵州成立算力运营公司,来统一运营贵州算力公共资源池。该公司通过建设贵州枢纽节点算力调度平台,汇聚了40个算力服务商、516个算力需求方。当算力供不应求时,算力调度平台将接入算力服务商的算力资源,开展超算业务。这一模式实现了算力资源互补的产业集群效应。

贵州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发力,还在政策上精准施策。《贵州省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实施意见、建设规划、激励政策陆续出台。还发挥财政资金作用,支持数字企业创新发展,仅2024年就投入近5000万元作为大数据专项资金。

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算成本,贵州还创新算力券发放模式,既有现金券又有实物券,给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贵州电商云一码游贵州事业群技术负责人王琳磊说,“算力券兑现,有效降低了企业用算成本,让我们更有信心加大算力投入,提升平台智能程度。”

目前,贵州在建及投运数据中心48个,大型以上达28个。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江阳介绍,“2024年,贵州软服业收入增长18.5%、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元,云服务收入在全省软服业占比超70%,已成为大数据首位产业及特色产业。”

西部算力生态:协同创新与挑战并存

岁末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给算力市场带来巨大震撼。多行业公司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应用端的算力新需求迎来大爆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表示:“到2027年,推理算力在国内人工智能算力架构中的占比将大幅提升,会带动算力结构进一步改变。”

“全国多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同质化发展明显,内卷和竞争激烈。例如一些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业务,没有形成东西部算力协同机制。”全国政协委员江阳认为,构建“智算生态”,挑战与机遇并存。

江阳表示,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智算网,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贵州将从制度政策、平台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持续发力,“贵州将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以集约化建设降低供需双方的成本支出;做好数据中心集群用地、用电等保障,围绕扩量、提质、增效,加快建设绿色智慧的算力高地;利用开展招商推介、数博会等时机,多渠道、多形式、多维度开展贵州算力传播活动,重点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进行精准营销。”

在打响“贵州算力”品牌上,全国人大代表黄勇建议,继续抓好数据中心、算力中心、智算中心建设,扩大贵州算力规模。进一步抓好算力通道、城际带宽通道、数据通道建设,让省内外用户更方便、更快捷地使用贵州算力。通过对超大规模算力智能调度、电力系统与算力资源深度融合等核心技术攻关,提高贵州算力的利用率,降低贵州算力使用成本。进一步夯实安全体系,让用户可以放心地使用贵州算力。持续用好“算力券”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把贵州算力服务推向全国。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马奎在信息通信行业深耕多年。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以强大的算力资源,承接西部地区行业客户的大模型训练、推理等数智服务,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带动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的社会治理和各行各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全面推动‘AI+’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安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算法突破带来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带来的上下游相关产业领域的需求均暴增。”算力需求的增长对上游关键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电子材料领域正迎来历史性机遇。

算力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与创新的关键引擎,全国人大代表、呼和浩特市市长贺海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将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全力推进以绿色算力、人工智能为支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书写绿色算力和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国人大代表买彦州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则表示,宁夏认真落实数字中国战略部署,因“数”制宜、乘“算”而上,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将加快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争创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基地,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应用、大数据产业。

当“东数西算”的战略红利与西部的天然禀赋相遇,这片土地正在突破地理宿命论的桎梏,将算力转化为数字时代的新质生产力。从贵州的“中国数谷”,到内蒙古的“草原云谷”,再到宁夏的“云天中卫”,以及成渝、甘肃枢纽,西部算力版图已多点开花。

未来的贵州,既要保持“西部机房”的硬件优势,更要培育“数字大脑”的创新能力。当算力真正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当数据要素真正激活实体经济,地处中国西部的贵州或许能向世界证明:在数字世界的地理坐标系中,算力重镇的坐标不仅由经纬度定义,更由创新浓度和生态完整度决定。

记者: 陈艳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