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就空中天路 奏响发展强音
10月27日,兴义机场2024冬春航季航班计划开始执行,上海到兴义每天直达。对沪上游客王佳来说,这是一个说走就走的周日,她飞到万峰林,感受这片久违的“群山环抱的童话世界”。
今年以来,聚焦“黄小西,吃晚饭”等优质旅游资源,依托“一枢纽十支线”11个机场布局,贵州创新打造支支串飞,让游客轻松实现“景区串门”,解锁更多新玩法。支线机场的内联外畅,也释放出消费、外贸、对外开放等多方面积极信号。
进出港航班4196架次、运送旅客59.2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818.79吨,这是国庆假期,贵州民航集团下辖6家机场(贵阳、兴义、铜仁、黎平、黄平、荔波)的三项民航指标,日均同比分别增长9.36%、9.48%、19.78%。
跳动的数字,映衬经济活力,彰显发展生机。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通过空中桥梁走进贵州,旅游观光、访问考察、投资兴业。
每天,贵阳机场巴士满载天南地北的旅客,从机场往返于贵阳东站、贵阳北站、贵阳火车站、花果园、青岩等人群集散地。紧密的发车频率、丰富的出行线路、周到的乘车服务,让旅客的出行体验越来越好。
不仅如此,贵阳机场还实现了航空与高铁、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包括相继推出的人脸识别、智能通道识别等智能服务措施,让机场逐渐从区域航空枢纽向综合立体交通枢纽转变。
大变化带来大流量。今年贵阳机场暑运“热辣滚烫”——7次刷新单日最高旅客吞吐量纪录,峰值最高达82409人次,日均吞吐量达7.58万人次。这份连创新高的暑运“成绩单”,有力印证了民航业持续恢复向好的态势。
随着旅客和物流吞吐量爆发式增长,对民航基础设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加上在建的威宁机场、德江机场、盘州机场,到“十四五”末,我省将基本形成“一枢纽十三支线”的机场布局。
眼下,在1000多米海拔的高山之巅,铜仁德江机场工程项目正争分夺秒推进。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50吨的目标设计,德江机场兼顾区域通用航空发展,力争2025年末建成运营。
去年,荔波机场改扩建工程的投运,为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从兴义万峰林至黔南荔波,原本5小时的车程被压缩至1个小时的空中旅程。
民航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产业,对新时代贵州发展意义重大。以贵阳龙洞堡干线机场为核心,贵州正努力开创民航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1年,贵阳机场正式开启“一场两跑道三航站楼”的全新运行模式。今年8月30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口岸高分通过海关总署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考核,再一次彰显贵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依托航空口岸,北极圈新鲜捕捞的帝王蟹可“直飞”贵州高原,贵州对外开放的足迹也沿着航线走向欧洲。
在此之前,由于贵阳没有指定监管场地,国外鲜活海鲜要进入贵州,须先从广州、成都等机场口岸进口,再转运过来,运输时间长,价格也更高。而今,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综合指定监管场地投入使用,可满足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以及食用水生动物业务全流程的检验检疫和监管要求。
向蓝天要开放。不到一年时间,我省已陆续开通运营4条国际货运航线,足迹遍布加尔各答、德里、卡拉奇、莫斯科,贵阳实现“进口直通,出口直放”。
从“一局四中心”首条国际货运航线,到首条“一带一路”国际货运航线,再到首条洲际货运航线,“空中丝绸之路”不断扩容、越织越密,实现了我省航空口岸建设里程碑式的跨越。
筑路苍穹,我省外向型经济的齿轮正加速转动。贵州唯一的本土航空公司多彩贵州航空首条国际客运航线——“贵阳⇌河内”今年正式通航,从越南芽庄远海捕捞的优质海产品“打飞的”入黔,实现了全链条畅通。摩尔曼斯克⇌贵阳⇌莫斯科全货机国际货运航线的开通,为贵州乃至西南地区商品提速出海开辟了新通道,年年有鱼(贵州)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这条新通道,将“贵州制造”的电子仪器、汽车配件、生活用品等卖到了俄罗斯。
航空业是地方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引擎和助推器。一个个空港、一趟趟航班,如同点点音符,奏响着我省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强音,助力内陆贵州飞得更高更远。(记者 刘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