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 全省涉案电话卡线索数量同比下降61%
构建电信网络诈骗一体化综合防控体系
10月12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针对电信网络诈骗这一发案最多、上升最快、人民群众反应最为强烈的犯罪类型。全省通信运营企业聚焦防范化解电信网络诈骗风险隐患,在信息通信领域源头管控、精准预防和综合治理上狠下功夫,构建了一体化综合防控体系,并取得积极成效。截至9月,全省涉案电话卡线索数量同比下降61%。
据悉,全省通信运营企业通过夯实实名登记制度、扎实推进“断卡2.0”行动、深入开展“打猫”行动等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和技术反制等工作,推动行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切实捂紧百姓“钱袋子”,守住群众血汗钱,保护好人民群众财产权益,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贵州提供更加坚强的支撑。
夯实实名登记制度,源头管控涉诈风险。通信运营企业在办理电话卡等环节依法落实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并进行“一证五卡”查验和全省“两卡”风险提示码扫码登记。此外,还需与用户签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法律责任风险提示告知书》,确保电话卡实名登记到人、涉诈风险提醒到位,从源头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扎实推进“断卡2.0”行动,确保电话卡实名实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断卡”行动,是实名制的延续和拓展,其目的就是确保“两卡”实名实人,斩断电话卡、银行卡的买卖链条,从源头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贵州省信息通信行业严格落实“断卡”行动要求,充分利用自身技术手段,主动监测识别包括涉诈电话卡、“一证多卡”“睡眠卡”“静默卡”、境外诈骗高发地卡等在内的涉诈异常电话卡,并采取二次实人认证措施核验用户身份信息,确保实名实人。今年以来,累计清理处置涉诈异常电话卡211.6万张。
深入开展“打猫”行动,加大涉诈黑灰产整治。贵州省信息通信行业组织尖兵力量,主动破解难题,突破技术瓶颈,形成了高效、成熟的“GoIP”设备(可同时支持多个手机号通话,具备群发短信、远程控制、卡机分离等功能的“黑灰产”工具)监测发现能力,今年以来,累计推送“GoIP”等“猫池”线索5924条,支撑公安机关成功打击“猫池”窝点43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39名。
聚焦行业技术优势,持续筑牢技防屏障。贵州省信息通信行业积极研究开发电信网络诈骗反制技术,强化涉诈异常信息、活动的监测识别、动态封堵和处置。今年以来,封堵涉诈域名、网址、URL等资源705.2万个,拦截诈骗电话635万次。
加强综合治理,凝聚反诈工作合力。贵州省信息通信行业持续加强跨部门、跨行业协同联动,今年以来对6755名参与、帮助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人员采取联合惩戒措施,累计发送反诈公益短信超4.3亿条。联合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宣传活动1.5万余场次,覆盖人群超53.1万人次。(记者 江婷婷 张恒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