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发布《全国“两山”转化指数研究报告(2022~2023年)》。“两山”转化是指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水平。其中“绿水青山”评价指标包括生态质量、人居绿化、大气环境、水生态,“金山银山”评价指标包括林草经济区、绿色农业、绿色工业、清洁能源、生态旅游。
根据课题组测算,全国“两山”转化态势良好,大多数省份的“两山”转化指数聚集在0.4035至0.4885之间。从“两山”转化效果来看,2022年全国的“两山”转化指数为0.4447,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已进入中度协调状态。从全国28个省份的“两山”转化指数分布来看,有16个省份的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447),表明全国大多数省份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转化方面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从指数排名看,2022年28个省份“两山”转化程度显示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浙江以0.5202的转化指数位居榜首,云南、四川、贵州和海南等省份位居前列,转化指数接近0.5,其中贵州的转化指数在全国排名第六。
课题总的结论表明:全国“两山”转化总体进入中度协调状态,态势向好;“两山”转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本底相关,发达地区和生态资源丰裕区“两山”转化程度较高;传统能源资源富集区绿色产业规模小,对“两山”转化支撑力度不够;“两山”转化水平具有明显区域差异,呈现出“东部领先、南比北高、西南亮眼”空间格局。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两山”转化实践,但是对于总体转化实践的成效及区域差异的评估测算尚不明晰。因此,开展全国“两山”转化指数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助于系统评估各地“两山”转化效果和判别存在的问题,为推广成功经验、制定精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推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记者: 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