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贵州

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铺展向新逐绿图景

初夏时节,行走在遵义市道真自治县三桥镇的梅江河畔,波光粼粼令人陶醉。曾因河道淤泥和生活垃圾堵塞多年的芙蓉江支流梅江河,经过疏浚恢复了往日风采。

河道畅通不仅改善了流域环境,还吸引了来自重庆的旅游开发商投资建设“道真大峡谷漂流”项目,建成休闲漂流4公里、竹筏漂流5公里、激情漂流12公里及帐篷营地近80个床位。去年暑期营业后,经营红火。

通过系统治理,荒山滩涂变成了漂流乐园,日前,包括芙蓉江在内的11条(个)河湖拟获评2024年度贵州省美丽幸福河湖。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这不仅是梅江河一条河流的变化,更是贵州坚持生态修复带来的一系列巨变之一。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殷殷嘱托,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加快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奋力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走前列作示范。

曾经,地处喀斯特山区的毕节市赫章县,“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当地人越垦越穷,越穷越垦。如今,走进赫章县平山国有林场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基地,树林下,一排排土垄整齐地种满了天麻,长势旺盛。

立足良好生态环境优势,平山镇依托4万余亩国有林场,在林下因地制宜发展天麻产业。从2021年试种500亩到如今的6500亩,从最初的销售天麻鲜品到形成一条1200吨的天麻精深加工生产线,林下天麻实现产值数千万元,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产业名片和带动群众增收的活水源泉。

我省各地积极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从2020年的2203万亩增长到2023年的3467万亩,全产业链产值从2020年的40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759亿元,有效盘活了全省的森林资源。今年第一季度,全省林下经济全产业链已实现产值264亿元。

近年来,贵州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积极探索,努力在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上出新绩。

4月中旬,在贵州生态产品交易中心举行的“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暨首批省级林业碳票交易签约活动”现场,首批贵州省林业碳票持有单位、购买单位和个人分别签订了交易协议,标志着贵州首批省级林业碳票完成交易签约。

“颁发省级林业碳票,将破解地方林业碳票省内流通交易受限、计量标准不一等难题,有效盘活全省森林资源,强力助推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贵州生态产品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2023年,我省各地开发林业碳票15张,完成林业碳汇银行授信5.68亿元,放款1.86亿元,实现交易金额1201万元。

生态修复成效显著,林下经济蓬勃发展,生态资源“巧”变资产。今日之贵州,生态文明理念徜徉在如画山水间、奔腾在绿色产业里,一个蓬勃发展、绿意葱茏、生态优美、经济崛起的贵州,正自信地向世界展示多彩新面貌。(记者 张弘弢)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