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大医精诚。仁心惠世,精医重道。”不久前,57岁的姚女士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复查,并向医院送来致谢锦旗。锦旗背后是患者对我省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认可。
时间回拨到2023年10月23日,家住兴义市的姚女士从三米多高的楼上坠下,受伤严重、情况紧急,在当地医院进行初步处理后,欲转至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救治。
然而,兴义至贵阳直线距离达310公里,车程4个多小时,救护车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长途颠簸可能会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
经综合考量,为让伤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当地医院向相关部门发起申请。收到相关部门求助,省公安厅立即指令本级警航部门,迅速启动警医联动机制,联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火速制定飞行方案,迅速完成航线报审等工作,出动警用直升机开辟了空中转运绿色生命通道。10月23日14时51分,警用直升机搭载急救设备从贵阳起飞,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急救创伤中心派出经验丰富的“一医一护”跟机;16时10分,抵达黔西南州兴义万峰林机场,并于18时03分将病人平安运至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救治。
此前,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院内停机坪。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院长冯超看来,这条为生命守护的“空中通道”,为伤者及时救治、脱离危险赢得宝贵时间,极大降低了危重伤患者的致残率。
入院后,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利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优势,组织京黔骨科专家会诊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方案。由于患者为开放粉碎性骨折,局部皮肤条件差,需要分期手术。经过三次手术、一个月的治疗,患者康复出院。
本次警医联动生死时速救援是我省建设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一个生动实践。
立足贵州云贵高原多山地的实际,在省卫健委的主导下,我省加快构建具有山地特色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针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和紧急医学救援等,组建了82个救援中心,10支国家、省级应急队,12支航空紧急医学救援队,全省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人员总数超过一万人,“陆水空”立体化救援格局基本形成。
山地是贵州实际,紧急医学救援是我省“刚需”。航空救援是应对贵州山区自然灾害、时间紧急、危及生命等情况下最高效的救助方式,当人民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医疗机构求助,符合应急条件可启动紧急医学救援机制进行航空救援,能在第一时间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强力推动下,我省已经基本建成响应指挥体系统一高效、医疗救治体系规范有序、社会动员体系协调联动、基础条件体系扎实完备的山地特色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极大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记者 胡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