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12时,贵州桐梓至新蒲高速公路(简称“桐新高速”)正式通车,该条高速路对推进贵州交通强国西部示范省建设、完善全省高速公路网络结构,加快“大遵义”都市圈建设,支撑区域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构建区域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桐新高速由贵州高速集团作为政府出资人代表,中铁开投、中国铁建昆仑等9家社会投资人联合参与投资建设。
活动当天,贵州省交通运输厅、遵义市政府、政府出资人代表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相关领导出席通车仪式。
据介绍,桐新高速公路起于遵义市桐梓县,途经汇川、绥阳,终于新蒲新区,与金仁桐高速公路顺接。该项目是《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加密规划)优化调整研究》高速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桐新高速全线路全长73.18km,桥隧比为62.97%,共设桥梁42座,隧道19座,互通立交6处,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km/h,设收费站4处,设置服务区1处。
据桐新高速项目公司消息,芭蕉湾特大桥是项目重难点控制性工程,设计为左右幅分离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全长569米,主跨160米,最大墩高135米,是全线最大的超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梁。桥位地处贵州黔北山区绥阳县境内,桥梁横跨河流、V型沟谷,地形地貌复杂。大桥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环保标准严、安全风险高是其主要难点。大桥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者们积极创新运用新技术,首次采用水平底板索技术消除底板索曲线布置产生的径向力,解决了连续刚构桥下挠、开裂、承载力低等国际技术难题,增加桥梁耐久性,提高承载能力,极大降低了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
此外,梨树坪隧道是项目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梨树坪隧道地处黔北喀斯特地区,分左右两幅,其中左洞长1402米,右洞长1389米,两幅隧道在进口的170米段原设计为连拱段,为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全长2791米,最大埋深205米,为渐变双线分离式隧道,进口170米段最小间距仅0.66米,只够一个成年人正身站立,项目采用超小近距独立双洞隧道施工法,犹如在“动脉血管”旁做手术。梨树坪隧道顺利贯通,创下V级围岩独立双洞隧道施工最小净距全国纪录,实现V级围岩超小净距独立双洞隧道施工技术突破。
黄鱼江大桥是本项目重难点控制性工程,设计为分离式桥梁,全桥长730m,该大桥在施工过程中运用了塔吊实时监控系统、智慧工地大数据展示平台、高墩智能喷淋养护系统、BIM技术等多项新技术。期间项目以黄鱼江大桥为依托申报贵州省BIM竞赛,获得贵州省第三届BIM竞赛“三等奖”、编制的QC成果中国建筑业协会一等奖、贵州省特等奖、四川省质量协会一等奖。
据介绍,茅石枢纽互通采用“单喇叭+T 型”互通形式,匝道均采用设计速度40km/h,匝道最小半径70m。共设6条匝道,各匝道变速车道均采用单加减速车道,该枢纽互通规模大,线路复杂、且与重遵扩容交通线路交错,线型复杂,若采用十字形式的交叉方案,造价成本极高,而且设计、施工难度较大。项目通过建模进行仿真模拟试验,最终采用单喇叭+T型方案下穿重遵扩容高速,降低场区标高,实现了缩减占地,优化征拆规模,有效解决两条高速的交通转换,促进了该地区生态、民生的可持续发展。
据悉,桐新高速项目通过持续努力,充分发挥技术标准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微创新”攻关活动。全线10项科研课题按计划推进,各施工单位今年申报省级工法19项;专利累计完成18项;QC活动累计完成9项;论文累计撰写23篇;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微创新竞赛三等奖1项,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价值专利大赛三等奖1项和优胜奖1项,贵州省BIM大赛三等奖1项,山西省“五小”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此外,多项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在全线不同工点得到运用,保障施工安全、提升施工工效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工程品质。
来源:贵州日报 (记者 左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