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黑名单”与失信惩戒应用的推广施行,企业日渐体会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制度威力。为鼓励违法失信当事人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重塑良好信用,2023年1月3日,我省市监局发布《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旨在构建放管结合、宽严相济、进退有序的信用监管新格局,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贵州)网页
《办法》施行以来,我省各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创新修复制度机制,努力提升服务能力水平。贵阳市南明区、安顺市分别自主开发南明智慧企业APP和“市场主体直通车”APP,实现了信用修复“零见面”与“掌上办”,经营主体信用恢复进一步加快,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
据了解,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贵州)和贵州省智慧市场监管平台,我省建成企业端线上申请和政府端网上受理信用修复功能,实现了信用修复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数据显示,2023年,我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开展信用修复36.09万户次,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3.41个百分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鲍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