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贵州

31项改革经验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成果案例 “贵州实践”辉映美丽中国建设

仲冬时节,赤水河依然绿水逶迤,青山苍翠。得益于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创新实践的推行,有着“生态河、美景河、英雄河、美酒河”之誉的赤水河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水质不断优化,赤水河(遵义段)入选2023年全国第二届“最美家乡河”。

作为贵州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改革创新成果之一,2023年,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创新实践与贵州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实践、锦屏县“五林经济”发展模式、江口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31项改革成果,编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写的《建设美丽中国的探索实践——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成果案例汇编》。这是继2020年30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后,贵州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的又一批改革创新成果。

自201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来,贵州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持续深化生态文明改革创新和实践,总结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举措,提升了生态文明制度的系统性。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包括多类型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制度、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机制、构建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等13个方面30项来自贵州的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列入推广清单,为全国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提供了借鉴参考。

以制度力量守护绿水青山,加快绿色转型发展,贵州实现从“试验区”到“先行区”的跨越。国发〔2022〕2号文件出台后,紧扣“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贵州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创新快马加鞭,多点开花。2023年12月22日,省水利厅等部门联合印发《贵州省用水权交易规则(试行)的通知》,进一步规范用水权交易行为。这是《贵州省推进用水权改革实施方案》发布两个月后,全省用水权制度改革的又一项新举措。

通过探索建立水权确权、交易、监管等机制,贵州用制度倒逼节约用水、推进水资源市场化配置,为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了借鉴。截至2023年12月,全省累计开展用水权交易46单,交易水量5826.83万方,交易金额2306.84万元。

贵州磷化集团开磷有限责任公司厂区一个生产点,因地势原因长期生产用水紧缺。企业2020年与息烽县下红马水库管理所签订板厂水库水权转让交易协议后,水库每年将保障当地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之后的10万方富余水量交易给公司,企业生产用水难得以解决。

除了用水权制度改革,贵州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空间规划体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环境治理体系、生态保护修复、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8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环境监察执法机构垂管等6个国家级改革试点,率先在全国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问责,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等多个试点走在全国前列。其中,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成功举办12届,成为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记者 干江东 金秋时)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