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红飘带’运用数字科技,生动展现长征途中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让人身临其境,实在是太震撼了,而且非常有教育意义。”“新时代的我们,要把红旗一直扛下去。”自10月底贵州“红飘带”面向公众开放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各行业纷纷组织党员干部前往观看体验。
场馆内全域行浸数字演艺《红飘带·伟大征程》和《红飘带·多彩飞越》,集合AI虚拟交互、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声场等最新科技手段,以数字化全景再现长征途中的人物和事件,为现场的党员干部上了一堂震撼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红飘带”也成为我省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干事创业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载体之一。
筑牢精神内核,激昂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视察贵州时强调,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发扬革命传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年后,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七个着力”的具体要求中,“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做好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我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厚植文明沃土,凝聚奋进力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构筑精神新高地。
注重主流价值引领
伟大的精神是时代的旗帜,是干事创业的支撑,是跨越发展的动力。
“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代表团讨论时的殷切寄望,进一步明晰了新时代贵州精神的定位和内涵,成为全省干部群众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宝贵财富,最大限度激发起实现赶超跨越发展的热情、干劲。
以精神指引,用榜样带动。
在“排雷英雄”“时代楷模”及“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的家乡——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村“两委”专门建了一间杜富国荣誉室,通过展示杜富国的先进事迹,号召当地党员干部及青少年学习英雄精神、发扬英雄文化。
“在基层工作,要有杜富国那股忠于使命、英勇无畏的劲,为百姓谋福祉,真干实干努力干。”大家纷纷表示,杜富国“让我来”的精神,已成为埋头苦干、创造新绩的精神动力。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我省充分用好红色资源,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深化“四史”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越来越多的先进榜样不断涌现。黄大发、姜仕坤、文朝荣、邓迎香……一批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在新时代彰显着榜样引领的力量。
截至目前,我省已组织开展八届贵州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共获评全国道德模范11名、全省道德模范337名、“中国好人”463名、“贵州好人”2032名。自2022年以来,我省共评选“新时代的贵州人”先进个人174名、先进集体10个。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贵州从奋力冲出“经济洼地”到努力构筑“精神高地”,精神的伟力振聋发聩。
文明实践有力度有温度
“党的光辉二十大,凝心聚力斗志昂,撸起袖子加油干,踔厉奋发勇向前……”初冬,在惠水县西南村文明实践站,布依族村民自编的快板声朗朗上口,一场主题为“布依山歌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少数民族汇聚感恩小屋铭党恩”活动正热烈进行,现场干部群众互动频频。
传思想、学理论、种信仰、育新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构建美好精神家园,我省各地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阵地,目前已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
围绕让文明实践实起来、文明创建融起来,我省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干部群众“四个自信”进一步增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我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贵州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融合推进,相继推出《大学生村官》《湄水长歌》《天渠》等一系列接地气、增底气、注生气,“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不断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凝聚起新时代贵州力量。
——让文明之花竞相开放。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层面文明行为地方性法规《贵州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推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进入法治化推进阶段,为全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贵州探索”。出台《贵州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修正案》,进一步倡导文明行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网络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加强,创新举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主题活动等,精心打造贵州省网络文化节、“黔网帮”网络公益工程主题活动等品牌。
——自2021年以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创建”活动力度持续加大,制定印发“五大创建”评选管理办法,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水平不断提升。
志愿服务彰显独特“文明之美”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
“志愿服务是一种爱,更是一种承诺和实践。”20年前,在北京工作的王吉勇成为一名志愿者,通过搭建公益平台筹集的资金,为家乡贵州开展助学、学校援建、图书室捐建等公益活动。
20年来,已然46岁的王吉勇始终坚守初心,并回到贵州,全职从事公益事业。他的团队也逐渐壮大,并将公益事业的发展方向调整到环保领域,“我会发挥自己作为省级‘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者和‘小林长’志愿者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动员更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
近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新路径,拓展志愿服务新领域,志愿服务建设迈出新步伐。
——出台《贵州省志愿服务办法》,制定《关于推进贵州省志愿服务新高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等“1+7”指导性文件,积极争取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落户贵州。
——全力打造贵州省志愿服务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孵化中心、教育展示中心、信息中心四块阵地,编辑出版《志愿服务指南》《志愿者心语》《贵州志愿者杂志》。
——通过举办项目大赛、展示交流活动、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志愿服务队伍能力和水平。
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战场,青年脱贫攻坚夜校、“智富行动”“春雨工程”等一批志愿服务项目深入实施;围绕“大生态”战略行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保护母亲河”“贵州生态日”等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理论宣讲、社会治理……在贵州大地上,到处闪烁着志愿者身影。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目前,全省实名注册志愿者达888万人,志愿服务组织4万余个,志愿服务项目46万余个,志愿服务时长达2.08亿小时。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新时代推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孙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