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贵州省第十四次、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在贵阳召开,400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得表彰,内容涵盖贵州脱贫攻坚、少数民族文化、绿色产业发展等领域。
会议现场
获奖者纷纷表示,要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推动贵州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为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做出更大的贡献。
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崔海洋介绍,此次获奖成果《马林诺夫斯基对民族学范式的革新及启示》主要阐释了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积极寻找西方经典理论的研究方法跟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运用和实践。哲学社会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做出应有的贡献。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介绍,此次获奖的《牧司一方——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管窥》是该所自2012年以来推进的播州杨氏土司遗存考古的阶段性成果。考古发现为贵州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信息和实物资料佐证,依托重要遗址打造考古遗址博物馆或遗址公园可以促进文旅融合,发挥好考古遗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铜仁学院教育学院院长梁成艾长期致力于三农问题研究,此次获奖的有两个课题:《武陵山区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创业能力提升研究》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历史变迁与发展愿景》。他认为,三农问题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作为新时代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就是要在田间地头沉下去,使自己的成果能够经世济用。
据悉,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自1987年以来累计评选出2708项成果,其中《遵义会议精神研究》丛书等学术著作填补了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空白。
记者: 周香馨 李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