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教育

我省大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创新实践 行走的思政课 鲜活的育人书

我省大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创新实践

行走的思政课 鲜活的育人书

  贵州师范大学将“行走的大思政课”开设在花江峡谷大桥建设现场,赵州桥、卢沟桥、花江峡谷大桥……不同桥梁的历史故事在同一时空交织。

  清镇市第一中学特邀花江峡谷大桥的总设计师杨健亲临现场,建设者现场讲述贵州桥梁建设背后的科学精神与奋斗历程。

  从小花江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到贞丰红军长征陈列馆,再到花江峡谷大桥,贞丰县各小学的学生代表在“行”与“走”中,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真实的体验。

  深入挖掘用好本土思政教学资源。贵州是红色沃土,全省有革命遗址超2000处。

  把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贯通大中小学思政课的鲜活教材,在遵义市文化小学,一支由小学生组成的“小小红色宣讲员”队伍,常年在遵义会议会址为游客义务讲解。孩子们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讲述着长征故事,也播撒着红色种子。

  同一主题故事,被遵义各高校、中学改编为情景教学素材,形成“小学讲解—中学演绎—大学研究”的螺旋上升链条,实现红色基因在同题共研中纵向贯通。

  构建有新意、有活力的学习新场景。铁索摇曳,枪声在耳畔呼啸而过……这不是游戏场景,而是贵州盛华职业学院AI+XR数字思政教学体验中心开展的《跟着走・长征》大空间沉浸项目实践教学现场。

  今年6月,该校创新落地AI赋能“大思政课”,通过融合人工智能、LBE大空间等前沿技术,通过AI生成虚拟青年讲解员介绍,高度还原飞夺泸定桥、穿越草地、陕北会师等10个关键历史场景。

  该校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苏振兴表示,“AI+思政教育不是简单叠加,而是要通过技术手段,让书本上的历史‘活’过来,让理想信念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在锦屏县民族中学,贵州师范学院承办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训班助力该县200名思政课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在贵州师范学院,一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吸引20万人次通过“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云上大练兵线上“取经”……

  作为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贵州省)牵头单位,贵州师范学院在“走出去”与“请进来”中,推动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形成良性互动。

  该校通过健全工作机制,促进全省思政资源整合;以“思政行”特色品牌引领开展集体备课、“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等活动100余场次;报送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多彩贵州新画卷里的思政课”“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网络教学资源,进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平台。

  近年来,该校与全省10家成员单位一起,紧扣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在思政教育工作机制、教学资源、品牌建设、育人阵地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具有贵州特色的工作模式,为贵州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提供强有力支撑。

  从遵义会议会址到贵阳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从屯堡古韵到阳明心学,从“村超”激情到“村BA”热血,从苗寨风情到侗乡美景……贵州将思政课教学空间拓展到社会生活各领域,将思政育人与‌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深度融合,同时借力数字化手段突破传统教学瓶颈,着力打造更多有形、有感、有趣的“行走的思政课”。(记者 何登成)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