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遵义

遵义:数字浪潮奔涌黔北,赋能发展掷地有声

在湄潭茶园,物联网设备织就智慧种养网络;在茅台镇酒坊,数智系统守护千年酿造匠心;在辣椒交易市场,数字平台架起产销桥梁;在城市街巷,便民应用让服务触手可及……

如今的遵义,正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引擎,将“数实融合”的理念渗透到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每一个脉络,用一个个可感可及的应用场景,铺展全域产业升级、民生提质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数字润田畴:传统种养业焕新生机

“技术赋能+全链覆盖”的数字化转型,让遵义农业摆脱传统桎梏,迈向精准化、高效化发展。

在湄潭县,依托60万亩生态茶园资源搭建的“农产品交易一杆秤”平台,以“移动支付+金融支持+数据应用+交易服务”融合大数据系统,实现茶产业全产业链交易数字化。今年4月2日至8日,平台在马义茶青交易市场开展推广活动,完成交易24笔、交易重量354.82斤、交易额10876.44元,赢得群众广泛认可。目前,该平台已覆盖14个集中交易市场、200余个流动交易点及900余名茶青经纪人,完成4万余户茶农信息采集,签约茶青经纪人425人,导入茶企2家,二期交易系统新增多元业务场景及支付即开票功能,让茶青交易更规范高效。

同样借数字东风腾飞的还有“遵义辣椒”。在新蒲新区中国辣椒城交易大厅,商户们对着手机和平板即可完成交易,告别了传统批发市场的奔波议价。“以前谈一笔大单要跑断腿,现在通过辣椒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挂牌交易,几分钟就能完成交割。”经营多年的商户王小山感慨道。

平台实时更新全国辣椒供需信息、价格走势,数字化手段让交易速度提升50%,商户物流、仓储等综合成本降低30%,让“遵义辣椒”稳稳占据全国大市场。

数字强制造:智能升级激活转型动能

从田间地头的精准管控,到车间厂房的智能升级,数字技术正为遵义工业注入强劲动能,“智能制造+降本增效”成为产业转型的核心方向。

皇氏集团遵义乳业有限公司的中央控制室里,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操控全封闭无菌车间的19条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每小时5000瓶的灌装作业,达成牛奶生产“零滴漏”;同时借助立体管道设计和冷凝水循环技术,每年节水超1.2万吨,在降耗与提效间实现双赢。

作为遵义工业的支柱产业,白酒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更显深度与特色,为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提供着参考。

作为茅台镇酱酒集聚区数字化标杆,数智酿造已成为国台品质的核心支撑,体现在全链条的精准管控与科技赋能中。

生产端,酱酒“12987”传统工艺被细化为30道工序、274个环节,提炼出1508项工艺指标分级管控,智能酿造4.0车间实现投料误差≤0.5%、温控精度±0.3℃,自主研发的“AI曲块识别系统”让曲块合格率提升至99.2%,较传统工艺提高8个百分点,构建起全流程标准化体系,保障批次品质稳定一致。

仓储端,6栋数字智能化酒库采用立体存储设计,储能达传统酒库两倍以上,通过WMS智能仓库管理系统精准调控温湿度,结合大数据优化老熟周期,不仅提升基酒优质品率,更实现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较传统酿造降低8%,优于行业先进标准16%,为真实年份品质承诺筑牢科技根基。

数字优服务:便民场景带来生活变迁

数字技术不仅赋能产业升级,更深度融入民生服务,让遵义市民的生活更便捷、更舒心。

“i遵义”APP整合政务服务、生活缴费等多元功能,“遵管家”聚焦民生服务、“遵易行”优化交通出行,“智游遵义”小程序实现景区预约、线路规划一键搞定,遵义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通过健康监测、服务预约等功能守护老年群体……这些数字平台如同毛细血管,将便民服务延伸至市井街巷、千家万户,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数字化带来的生活变迁。

从茶园的智能监测到车间的数字管控,从景区的智慧服务到居家的养老保障,15个农业优秀场景、74个工业智能制造场景、46个服务业生态服务场景,共同构成了遵义产业数字化的生动版图。数字技术正深度融入产业肌理、联通民生末梢,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在北大地上奏响高质量发展的崭新乐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徐春燕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