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白酒产业进入新一轮调整转型期,遵义积极适应新变化、拥抱新趋势、抓住新机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有为政府”作用,统筹推进“四区多点”建设,助企纾困,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坚持酒旅、酒街、酒餐联动,持续推进“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推动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和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核心区建设。
在发展过程中,遵义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强化顶层设计方面,在全面衔接省级相关规划基础上,市级编制了《遵义市酱香白酒全产业链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35)》及酒用包装、红梁、酒旅融合等配套规划,从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角度统筹推进产区建设。2024年遵义规上白酒企业完成产量27.4万千升,实现工业总产值1408.2亿元,拉动原料种植、包装配套、资源综合利用等关联产业发展,形成了产业链供应链供需适配、高效衔接的产业生态。
强化质量品牌建设上,每年组织制曲、酿造、品评专家到重点涉酒产区及企业开展生产指导,督促企业按标准和工艺流程生产,抓好新国标贯彻执行。以茅台为核心,带动习酒、珍酒、国台等领军品牌协同发展,推动产区品牌赋能企业。今年年初,“赤水河谷·中国酱香”区域品牌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涉酒区域品牌名单,还开展相关申报认证和授权工作,构建起产区价值表达体系。
强化产业规范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完成“三个一批”综合治理并巩固成果,实现节水、降污“双降”,完善治污体系,推进各产区白酒废水处理厂建设和改造升级,形成综合治理体系。
积极助企纾困,向上推荐项目,帮助企业争取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和新型工业化基金约6.47亿元,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协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3000万元,在销售环节开展“点单式”精准对接活动。
下一步,遵义将聚焦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和打造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核心区,持续巩固白酒首位产业地位。持续为企纾困,落实省、市支持政策,严格落实“三个逐一”工作机制,争取省级支持,开展政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建设产业发展基金。
持续助企促销售,成立白酒出口贸易服务工作专班,强化指导服务保障,推动白酒出口销售。开展“多彩贵州风·黔酒中国(全球)行”等活动,争取省级促消政策,发放消费券,开展精准对接活动,拓展市场。
持续构建酱酒消费场景,围绕“酿造美好生活”酒旅主题IP,以赤水河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核心,举办“赤水河谷九月九·遵义酱酒节”,打造精品酒旅融合路线,开展星级特色酒庄评定,支持举办系列酒旅文化活动,支持企业打造新场景、新业态,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
持续引导白酒营销变革,深化促销新模式,引导企业在销售渠道多样性、多元化上发力,加快数字化营销转型,深化与电商平台合作,推动定制化、高端化、文化营销和跨界合作;引导企业合理布局产品带、价格带,建立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营销体系。
持续维护产区市场环境,开展全链条市场整治行动,打击假冒伪劣、侵权等违规违法行为,引导企业合规经营,抵制低俗营销行为,营造公平清朗有序的市场环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