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辣椒企业“贵三红”再次将“触角”伸向海外。当天,与越南日法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在中国辣椒之都遵义虾子举行签约,将创新产品海苔味香脆椒(越南市场命名:Nalita)带入越南。
从五年前首单产品远销俄罗斯开始,这家公司生产的辣椒产品先后销往英国、墨西哥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国外市场份额占其销售额的10%。这也成为遵义辣椒出口贸易的典型代表之一。迄今,遵义辣椒远销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国际化特征日趋明显。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既然能主动出击,就绝不“坐等东风”。全球经济结构面临重塑的当下,遵义制造争分夺秒——慢一步,或许错失的就是一片市场“蓝海”。
无独有偶。万里之外的阿尔及利亚,一家果汁加工厂正安装调试崭新的生产线。13台印着“贵州瑞铱机械制造”标识的设备跨越山海而去,打码机、理瓶机、灌装机在异国的工厂里运转。这家入驻新蒲经开区不到两年的企业,出口额就突破300万元。
如此这样,曾经偏居西南的黔北遵义,如今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这座内陆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将地理劣势转化为枢纽优势。
去年7月,一列满载澳大利亚粮食的专列抵达遵义阁老坝铁路货场。这条采用CPT贸易模式的海铁联运线路,实现从澳大利亚经湛江到遵义的“一箱到底”“一单到底”运输。企业负责人邹亚倩算了一笔账:节约5至6天运输时间,大幅降低转运成本。
“物流通道即经济命脉”的辩证法在此彰显。当满载老挝啤酒的中老铁路班列驶入遵义综保区,当“遵义号”累计开行400列、吞吐量超3万标箱,如今,更大的通道网络已经织就:陆海新通道12条线路如血管般延伸,黔粤通道9条线路连接珠三角,跨境铁路6条线路直达国际市场。
物流版图仍在扩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新一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纳入建设名单的19个基地分布于吉林、河南、贵州等17个省份的19个城市,遵义市入选。遵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依托位于新蒲新区的中国辣椒城。这里,从健全冷链物流网络、引领冷链物流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等方面,让西南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力支撑“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建设。
北上衔接成渝经济圈,南下联动珠海港、广州港、湛江港,遵义如一个活力四射的“心脏”,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动脉”中强劲搏动。
如何从中国西部黔北山城到海外世界市场?遵义人曾长期被群山环绕,酱酒、辣椒、茶叶、吉他等特产虽品质出众,却苦于“养在深闺人未识”。转变始于开放意识的觉醒——当“内陆宿命论”被打破,山之遵义开始眺望“蓝色”海洋。
遵义综保区的政策试验田里,正发生着奇妙的“制度催化反应”:“原料香港入区保税,成品返销仅缴印花税,成本直降40%。”贵州思拜思科技负责人的感慨,揭示了遵义走向世界“境内关外”政策的乘数效应。
在这里的亿创达科技的车间,固晶机焊接着发往香港的LED灯源。这个年进出口3600万美元的企业,与区内其他电子企业联动创造118亿元的保税加工贸易额。
如何让遵义企业获得更多更快的出口“通行证”?遵义综保区外贸综合服务小组跑遍全市14个区市县,将政策春风吹向大批优质企业。一场场宣讲培训如星火燎原向市外乃至重庆、成都等省外“蔓延”。
在赤水市,包浆豆腐食品厂负责人王茂才果断行动。“综保区免费帮我们办理出口资质,让赤水包浆豆腐首次走出国门。”同样受益的还有务川自治县的果农——当地生产的“三华李”跨越国境,出现在越南市场。
从政府到企业,从车间到田间,一股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热潮正在黔北大地奔涌。当制度优势转化为企业动能,保税区不再是冰冷的监管区,而是开放基因的培育皿——这里生产的不仅是货物,更是内陆城市的全球化思维。
据统计,今年1-5月,遵义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1.46%。数据背后,是无数企业从“不敢闯”到“主动闯”的蜕变。
当下遵义,多业态的出海图景正舒卷铺展。曾经,遵义的出口清单上几乎全是农特产品。如今,这张清单正变得丰富多彩、层次多元,从农特产品到装备制造的跃升。
在新蒲新区一家叫红满坡公司的种植基地,物联网信息技术实时监测着辣椒生长。这家与海底捞、周黑鸭等知名企业合作的龙头企业,在全国建立超过10万亩订单种植基地,年产值突破1亿元。辣椒制品远销日韩澳,印证了“小辣椒”也能做成“大产业”。
令人惊喜的是,遵义制造业的突围:贵州瑞铱的机械设备远销阿尔及利亚、吉他产业奏响“国际和弦”、小小足球加入“出海舰队”。
跨境电商业态风生水起。今年5月,2000余件老挝沙湾啤酒通过中老铁路运抵遵义综保区,成为全省首个采用1210跨境电商保税进口模式的案例;“遵宜跨境购”平台让海外特色商品与遵义制造实现双向奔赴。
遵义综保区描绘的蓝图正在实现:更大力度促进酱酒、辣椒、茶叶、吉他等特色产品“出海”,实施新能源电池、装备制造等“黔货出海”倍增计划。多元业态的出海矩阵,为遵义开放型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遵义不只问“我们有什么能卖到国外”,而是拓宽思考“世界还需要什么”。
蓄势之中发新力。从辣椒到吉他,从茶叶到酱酒,从包浆豆腐到机械装备,年出口达88亿元。而比数字更重要的是,87种产品覆盖126个国家的背后,是内陆城市遵义对开放权利的重新定义。
蓝海波涛,才刚刚起浪。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其伦
通讯员 李英华